[发明专利]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2470.4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5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焦兴利;王泉;张虎;单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8 | 分类号: | C21C7/068;C21C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f rh 真空 脱碳 过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真空脱碳过程中建立脱碳控制模型,根据所述脱碳控制模型输出的参数进行实际操作,控制真空脱碳过程;
所述脱碳控制模型的参数包括钢水初始条件、吹氧量、调温废钢加入量、脱氧碳粉加入量及铝粒加入量等;
所述脱碳控制模型能够根据所述钢水初始条件自动计算出脱碳过程所需的吹氧量、降温废钢加入量、脱氧碳粉加入量,预测出脱碳终点活度氧含量并计算出脱氧及合金化所需的铝粒加入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碳控制模型的建立依据为:
统计分析吹氩站到RH处理前钢水碳含量变化规律,所述脱碳控制模型测算出RH处理前钢水初始碳含量;
统计分析RH处理过程钢水温度变化规律,所述脱碳控制模型测算出为保证处理终点钢水温度需化学升温的吹氧量;
统计分析RH处理过程温度变化规律,所述模型测算出为保证处理终点钢水温度需加入的降温废钢用量;
统计分析RH真空槽耐材向钢水中传氧、钢水初始温度、初始活度氧及初始碳含量,所述脱碳控制模型测算出为保证终点钢水碳含量符合要求需强制脱碳所需的吹氧量或脱氧碳粉加入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水RH初始温度为1624度时,所述脱碳控制模型计算得出的钢水初始含碳量0.051%,吹氧量335Nm3,降温废钢加入量1275Kg,脱碳终点活度氧含量320%,脱氧C粉加入量0 K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水RH初始温度为1610度时,所述脱碳控制模型计算得出的钢水初始含碳量0.04%,吹氧量170Nm3,降温废钢加入量0Kg,脱碳终点活度氧含量320%,脱氧C粉加入量0 Kg。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水RH初始温度为1626度时,所述脱碳控制模型计算得出的钢水初始含碳量0.039%,吹氧量200Nm3,降温废钢加入量1275Kg,脱碳终点活度氧含量320%,脱氧C粉加入量0 Kg。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水RH初始温度为1609度时,所述脱碳控制模型计算得出的钢水初始含碳量0.039%,吹氧量185Nm3,降温废钢加入量0Kg,脱碳终点活度氧含量320%,脱氧C粉加入量0 Kg。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IF钢RH真空脱碳过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水RH初始温度为1619度时,所述脱碳控制模型计算得出的钢水初始含碳量0.03%,吹氧量80Nm3,降温废钢加入量0Kg,脱碳终点活度氧含量320%,脱氧C粉加入量0 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4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圈冷却保护机构
- 下一篇:一种紫薇属植物染色体的原位杂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