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使氰化钠、氰化钾再生的金、银、铜还原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3209.6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侯连东;侯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连东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3/46;C22B11/08;C22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化钠 氰化钾 再生 还原剂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氰化钠、氰化钾再生的金、银、铜还原剂。
背景技术:自从1843年俄国学者提出金银能溶解于有氧存在的氰化钾溶液以来,经过100多年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氰化法提金技术日臻完善,如氰化法、生物预氧化-氰化法,焙烧预氧化-氰化法、碳浆法等,世界黄金产量的80%由氰化法提金技术获得,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氰化浸出-锌置换提金技术,其主要流程包括矿石破碎、细磨、矿浆浓缩、调浆、氰化浸出、液固分离,锌置换,贫液处理,废水排放,锌置换生成的金泥经进一步处理获得纯金,液固分离出的矿渣送至尾矿场堆存,
其金银湿法冶炼的代表化学方程式为:
4Au+8CN-+2H2O+O2→4[Au(CN)2]-+4OH-
4[Au(CN)2]-+2Zn→4Au↓+2[Zn(CN)4]2-。
人们通过开采、冶炼黄金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由于氰化钠的应用,产生的大量含氰废水、废矿渣,严重污染了生产企业的周围环境,以致造成惨重的治理代价。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氰化浸出-锌置换提金银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金属镁代替锌回收贵液中的金、银、铜,并使氰化浸出液中的氰化钠再生,贫液净化,实现氰化浸出液直接循环使用的一种能使氰化钠、氰化钾再生的金、银、铜还原剂。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由氰化法浸出矿石中的金、银、铜金属,用硫酸酸化贵液,镁粉回收贵液中的金、银、铜金属,氢氧化钙清除贫液中的杂质,实现氰化浸出液多次循环使用,其还原剂的还原工艺为:
①浓缩矿浆过滤脱水后加贫液、氰化钠、氢氧化钙进行调浆,矿浆浓度35-42%,氰化钠浓度万分之5-10,矿浆PH值10.5-11;
②氰化浸出后进行液固分离,用贫液洗涤矿渣,获得的贵液送入镁还原工序;
③贵液加硫酸酸化,PH值6.5-5,然后加-200目镁粉沉淀金、银、铜,镁粉添加量为金、银、铜含量当量的4-7倍;
④贫液加氢氧化钙除去杂质后,送入贫液槽循环使用,PH值为10-11,用于调浆和矿渣洗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氰化法提取金、银、铜的湿法技术中,用金属镁代替锌回收金、银、铜,可同时实现氰化钠再生,贫液净化,反应迅速彻底,从而使氰化浸出液直接循环利用,降低了氰化钠的用量,不产生含氰废水,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其由氰化法浸出矿石中的金、银、铜金属,用硫酸酸化贵液,镁粉回收贵液中的金、银、铜金属,氢氧化钙清除贫液中的杂质,实现氰化浸出液多次循环使用,其还原剂的还原工艺为:
①浓缩矿浆过滤脱水后加贫液、氰化钠、氢氧化钙进行调浆,矿浆浓度35-42%,氰化钠浓度万分之5-10,矿浆PH值10.5-11;
②氰化浸出后进行液固分离,用贫液洗涤矿渣,获得的贵液送入镁还原工序;
③贵液加硫酸酸化,PH值6.5-5,然后加-200目镁粉沉淀金、银、铜,镁粉添加量为金、银、铜含量当量的4-7倍;
④贫液加氢氧化钙除去杂质后,送入贫液槽循环使用,PH值为10-11,用于调浆和矿渣洗涤。
如图1所示,其用金属镁回收金、银、铜的化学反应代表方程式为:
2[Au(CN)2]-+Mg→2Au↓+4CN-+Mg
Mg+2OH-+Ca+SO4-→Mg(OH)2↓+Ca SO4↓。
如图1所示,其镁还原工序加装氰化氢气体吸收装置,吸收贵液酸化时逸出的氰化氢气体;镁还原工序沉淀出的金、银、铜泥,经进一步加工精炼,获得纯金、银、铜;经液固分离出的矿渣和贫液净化后所产生的杂质送尾矿场堆放,矿浆过滤脱水后含水量应和矿渣含水量相同,以保持工艺水量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连东,未经侯连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3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重拉手
- 下一篇:基于葡萄糖烷基糖苷的废纸脱墨分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