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置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5453.6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育龙;方运;周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传感器 | ||
1.一种位置传感器,包括第一基底和导电层,所述第一基底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
第一聚合物层,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聚合物层的表面设有基于压印技术得到的第一网格状的沟槽且所述第一网格状的沟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层形成第一感应区;及
第一引线电极,所述第一引线电极由设在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上的导电材料形成;
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一网格状的沟槽内填充的导电材料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还包括第二聚合物层,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底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表面设有第二网格状的沟槽且所述第二网格状的沟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形成第二感应区与第二引线电极;或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表面,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表面设有第二网格状的沟槽且所述第二网格状的沟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形成第二感应区与第二引线电极,且所述第一聚合物层与第二聚合物层之间彼此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基底和第二聚合物层,所述第二基底通过粘结层设于第一聚合物层之上,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位于所述第二基底表面,所述第二聚合物层的表面设有第二网格状的沟槽且所述第二网格状的沟槽内填充有导电材料,在所述第二聚合物层形成第二感应区与第二引线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底第一表面的边缘处,形成不可视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为透明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为线段,所述线段的宽度为50~200微米,厚度为5~10微米,且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位于所述不可视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为图形化网格,且所述图形化网格宽度为2~6微米,厚度为5~10微米,且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位于所述不可视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区和第二感应区为可视区域,所述第一感应区和第二感应区网格为规则网格或随机不规则网格,所述可视区域的透过率大于8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电极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电极的网格密度大于第二感应区域网格的密度,且所述第二引线电极的网格透过率小于70%。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区与第二感应区的边缘均设有导线,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二引线电极通过所述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网格状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以及第二网格状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二引线电极为网格线,所述第一引线电极与所述第二引线电极通过节点与所述第一网格状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以及第二网格状的沟槽内的导电材料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位置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设有第一网格状的沟槽的表面覆盖有保护层,所述第二聚合物层设有第二网格状的沟槽的表面也覆盖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一聚合物层或第二聚合物层的材料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54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合物及化合物
- 下一篇:除草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