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5916.9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兵;曹静仪;谢健;朱铁军;曹高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结构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也具有应用前景。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这些正极材料的容量较低,如钴酸锂的容量仅有137mAh·g-1,不利于用作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近阶段以来,一类基于层状锂锰氧Li2MnO3的高比容量的正极材料zLi2MnO3·(1-z)LiMO2(0<z<1,M=Mn0.5Ni0.5,MnmNiyCo(1-m-y),0<m,y<0.5),由于其高的容量(200~300mAh g-1)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如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Thackeray研究小组发表了一篇关于0.3Li2MnO3·0.7Li Mn0.5Ni0.5O2的报告(C.S.Johnson,J.S.Kim,C.Lefief,N.Li,J.T.Vaughey,M.M.Thackeray,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i2MnO3component in‘composite’xLi2MnO3·(1-x)LiMn0.5Ni0.5O2electrodes,Eletrochem.Commun.,2004,6(10),1085-1091),当x=0.3时,该组分的复合正极材料的容量可达287mAh g-1,该复合材料呈层状结构。
虽然复合后可提高这类材料的容量及结构稳定性,但这类复合材料呈层状结构,循环稳定性不太理想。目前,提高该类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是减少其颗粒尺寸。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188249.1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锂锰复合氧化物,所述锂锰复合氧化物由通式Li4Mn5O12Li2MnO3(I)表示,通式(I)所示的锂锰复合氧化物中,Li4Mn5O12作为所述锂锰复合氧化物的核,Li2MnO3包覆在所述Li4Mn5O12的外面形成外壳。该锂锰复合氧化物为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米球,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时虽然循环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其核-壳结构也导致了其放电容量较低,在2.8V左右的放电容量仅为113.2mAh g-1,循环50次后放电容量为109.7mAh g-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5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泡及其透镜单元
- 下一篇:一种车辆行人检测跟踪预警装置及其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