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声场均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6476.9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0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马登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H04R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场 均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内声场均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内声场的智能化均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迅速膨胀,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场合和习惯,绝大多数人们将会在驾车及坐车期间欣赏音乐作品,这提升了人们对车内声音重放的品质要求。车内空间狭小、扬声器单元较多,在各扬声器单元安装到指定位置之后,需要声场调试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车内声场的均衡调试和听音评测。在狭小的车内环境下,扬声器辐射到听者的直达声较少,听者所感受的绝大部分声场来自于反射声所形成的声场,这种由反射声所主导的声环境,其声场调试极为复杂,往往需要多次的反复测试和听音来不断调整均衡处理器参数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声重放效果。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研究人员倾向于将这种繁重的声场调试任务交由计算机来完成,通过设计智能的声场均衡算法,计算机将会自动完成对特定声环境下的时域脉冲响应和频域功率谱响应的均衡操作任务,这简化了声场调试过程,也节省了调音工程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声场自动均衡产品都定位在房间内的声场自动均衡,这些已有的声场自动均衡产品包括:中国香港正然传讯有限公司基于CONEQTM技术的扬声器系统响应均衡处理器、瑞典Dirac Research AB公司基于Dirac Live技术的房间声场均衡处理器、丹麦Lyngdorf Audio公司基于Room Perfect技术的房间声场均衡处理器和美国KRK公司基于Ergo技术的房间声场均衡产品。CONEQTM技术是通过将传声器按照蛇形走线路径逐渐滑过单个音响正前方的辐射面以完成对单个音响辐射声场的自动均衡。Dirac Live技术、Room Perfect技术和Ergo技术都是针对房间内多个音箱的声重放环境,采用单一传声器依次在空间多个位置点处采样的方式完成对房间内声场的自动均衡任务。
现有的声场自动均衡产品都是针对房间内声场设计算法,但是房间内的声重放环境和车内声重放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房间内声重放时,空间较大,直达声较多,反射声成份在声场构建中不占主要成份,而车内声重放环境,空间狭小,直达声较少,反射声成份在声场构建中占主要成份。这些针对房间声场所设计的自动均衡算法及产品,仅适用于直达声占主要成份的声场均衡,在反射声占主要成份的车内声场均衡问题上将会明显降低其均衡性能,另外,这些算法及产品所针对均衡的扬声器通道数目较少,而车内所使用的扬声器通道较多,在扬声器声道较多情况下,这些算法的性能也会明显下降。
针对现有房间声场自动均衡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性,同时结合车内声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均衡需求,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车内声场的智能化均衡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房间声场自动均衡算法及产品在反射声占主导并且扬声器通道数较多情况下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合于车内声重放环境的智能化的车内声场均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内声场均衡装置,包括:
扬声器阵列,包括设置在车内多个位置点处的多个扬声器单元,所述扬声器单元用于向车内空间发出声信息;
传声器阵列,包括至少一个传声器单元,所述传声器单元设置在待均衡区域内,用于拾取由所述多个扬声器单元叠加形成的声场信息并将声场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声场均衡处理器,其具有与所述传声器单元的输出端相对应连接的输入端,用于对所述传声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求取任一个扬声器单元的最优均衡处理器参数;
多声道功率放大器,其输入端与所述声场均衡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多声道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阵列相连接,所述多声道功率放大器根据求解出的最优均衡处理器参数驱动所述多个扬声器单元进行电声转换。
在某些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声器单元的数量为一个,该车内空间具有多个待均衡区域,在每个待均衡区域内,所述传声器单元与车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声器单元为有线传声器。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声器单元为无线传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64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信方法及无线基站
- 下一篇:一种处理镁及镁合金熔渣用聚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