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终端装置和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6548.X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森豪;张世宏;陈钺享;童子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携终端装置,且特别有关于一种可携终端装置和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可携终端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以及平板计算机需要更聪明的使用者界面控制方式。因此,智能型可携终端装置使用许多种类的感应器以及装置已提供更容易使用的装置控制方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揭露了一种控制方法,通过一可携终端装置进行控制,包括:识别上述可携终端装置的一模式;监控上述可携终端装置的一天线所对应的一敏感度;感测对应上述可携终端装置的一移动;当下列状况都发生时呼叫一应用程序:判定上述敏感度降低;以及判定上述移动超过一预定位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揭露了一种可携终端装置,包括一外壳、一天线、一调制解调器、一感应器以及一处理器。该天线配置于上述外壳内部。该调制解调器连接至上述天线,用于经由上述天线建立一无线通讯。该感应器用于感测对应至上述可携终端装置的一移动。该处理器连接至上述调制解调器以及上述感应器,用于识别上述可携终端装置的一模式,监控上述可携终端装置的一天线所对应的一敏感度,以及当判定上述敏感度降低以及判定上述移动超过一预定位移时,呼叫一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揭露了一种控制方法,通过一可携终端装置进行控制,包括:通过一控制器,分别判定上述可携终端装置上的一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第一和第二天线敏感度;以及通过上述控制器,根据上述第一天线敏感度和第二天线敏感度判定上述可携终端装置上一阻碍物体的一位置;其中,上述第一和第二天线分别位于上述可携终端装置的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型手机1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手持装置2的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解锁方法3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话通话方法4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用程序判定方法5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控制方法6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距离感应器; 12~加速感应器;
20~控制器; 22~传收器;
S300、S302...S314~步骤; S400、S402...S414~步骤;
S500、S502...S514~步骤; S600、S602...S61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到图5的实施例的各元件的配置和步骤为说明本发明实施特点之用,实施例中各元件的配置和方法步骤仅用于解释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以下说明书表示的特定实施例的元件和配置是用以简化本发明的揭露。且实施例中图式标号的部分重复,是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型手机1的方块图,使用电话应用程序判定方法,图标中只显示智能型手机1上某些选出的元件。智能型手机1包括第一天线ant1、第二天线ant2、距离感应器10和加速感应器12。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分别位于电话主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用于传送以及接收无线通讯的射频(Radio Frequency,以下称为RF)信号。当使用者握住智能型手机1时,使用者的手可能会覆盖在天线所在及接收RF信号的位置,使接收到信号强度降低且天线敏感度减低。因此,智能型手机1能通过检测到某个天线,其接收到信号的强度减低,或天线敏感度降低了某个信号电平,而判定在电话主体上手的位置。另外,智能型手机1也配有各种感应器,用于判定周围物体以及智能型手机1的移动动作。例如,距离感应器10能判定附近物体的存在,而加速感应器12能检测电话主体的移动动作。根据所判定的手部位置信息、主体移动信息以及附近物体信息,智能型手机1能自动起始各种电话功能以及应用程序,例如屏幕解锁程序、屏幕旋转程序、回答电话程序或其它使用者自订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6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