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7304.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王恒栋;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控制中心 连接 节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市政管线隧道,近年来随着国内城镇化推进,越来越多地新城区在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目前已在上海、昆明、广州、苏州、沈阳、苏州、无锡等地规划建设了超过300km的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容纳的管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与控制光缆、高质(杂质)水管、热水管、供冷管道等,根据综合管廊的系统布置,需要在综合管廊沿线附近某一位置设置一处控制中心,从控制中心到综合管廊主线之间设置一段连接通道,在连接通道和管廊主线之间的交叉时需要解决人员通行和管廊内管线的正常通行,同时还要满足防火分区的独立。
传统的做法采用简单的在管廊上开洞,并与通向控制中心的连接通道相连通,在实质上并未解决管线弯转和人员通行之间的矛盾,还打乱了独立的防火分区,增加了工程造价,工程建成后在安保、防水防渗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该连接节点结构通过设置一水平中板以将连接节点分为上、下两层结构腔,并在各舱之间的竖向隔墙上布设防火门,以妥善解决人员通行、管线走向以及防火分区独立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连接节点结构,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的两端与所述综合管廊主线相连通,其一侧壁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通,所述连接节点结构由若干道竖向隔墙分隔为双舱或多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结构内设置有一水平中板,以将所述连接节点结构内的各舱分隔为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各舱的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之间设置有连通楼梯;所述上层结构腔和下层结构腔内的舱与舱之间布设有防火门;在所述水平中板上开设有孔洞,以供管线穿行。
所述孔洞位于各舱内所述水平中板的两侧。
所述连接节点结构在平面上宽于所述综合管廊主线平面1.5~2.0米,所述连接节点宽度扩大处的侧壁与所述综合管廊主线的标准断面呈30~45度交角。
所述上层结构腔的一侧壁上布置有洞口,以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通。
所述下层结构腔的一侧壁上布置有洞口,以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通。
所述下层结构腔的各舱内设置有集水井。
各舱内的所述楼梯位于该舱内纵向中心线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水平中板将人员通行路线与管线走向分开,上层结构腔方便人员通行,下层结构腔方便管线敷设,闲置空间用于堆放工具,方便工程检修,降低工程造价;通过在竖向隔墙上设置防火门,以达到在满足人员在各舱间和控制中心转换的同时使得各防火分区完全独立,提高安全性;通过在下层结构腔的底板上设置集水井以有效避免雨水渗漏给管线带来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连接节点结构的底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连接节点结构的中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连接节点结构的顶板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连接节点结构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连接节点结构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5,图中标记1-13分别为:底板1、集水井2、防火门3、竖向隔墙4、楼梯5、中板6、孔洞7、连接通道8、孔洞9、顶板10、上层结构腔11、下层结构腔12、管线13。
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与控制中心的连接节点结构,该连接节点结构设置于综合管廊主线与控制中心之间,人员和管线可由控制中心通向综合管廊主线,综合管廊主线内的管线可以正常的敷设运行,人员与管线之间保持独立的路线,同时保持独立的防火分区,通过合理的节点尺寸,降低造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7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性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 下一篇:医疗器械维修专用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