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7594.1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立;王建华;白永生;唐广清;高建成;樊晓磊;赵运珠;齐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24 | 分类号: | B60W10/24;B60W10/04;B60W10/02;B60W30/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采用原有的自动挡变速器进行动力驱动,所述挡位控制油路由自动挡变速器内的油泵供油,当电机或发动机达到一定转速后油泵才能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产生动作,离合器会打滑产生摩擦作用,因此,在启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较大,不利于提高混合动力车辆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液压控制系统,其能够避免车辆起步时离合器的摩擦作用,提高车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动力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具有挡位控制油路的自动挡变速器,所述挡位控制油路由自动挡变速器内的油泵供油,所述自动挡变速器上还设有为挡位控制油路供油的电机泵以及用于存储电机泵的液压能的蓄能器。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自动挡变速器上设有在发动机驱动时具有较大供油量、在电机驱动时具有较小供油量的二级润滑供油回路。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自动挡变速器设有倒挡离合器和用于实现二挡及四挡制动的二四挡制动器,在挡位控制油路上设有与倒挡离合器及二四挡制动器相连的换向阀以及与该换向阀相连的二四挡制动器控制阀。
作为本发明结构的具体化,所述挡位控制油路由自动挡变速器内供油的油泵和与其相连的主油路组成。
进一步地:
①所述主油路上设置有安全阀、主调压阀和单向阀;
主调压阀与节流孔、节流孔相连,两个节流孔同时与冷却换向阀相连,冷却换向阀又与节流孔和第四离合器控制油路相连,节流孔与冷却主油路相连;
单向阀与控制主油路相连,控制主油路分别与换向阀、单向阀、换向阀、第四离合器压力控制阀进油油路和手动换向阀相连;换向阀分别与节流孔、单向阀、单向阀、电机泵主油路、安全阀和电机泵相连;节流孔与冷却分油路相连,冷却分油路又与冷却主油路相连;电机泵主油路分别与单向阀、蓄能器和压力传感器相连,单向阀与换向阀相连;第四离合器压力控制阀进油油路与第四离合器压力控制阀,第四离合器压力控制阀与第四离合器控制油路上的单向阀和节流阀相连;手动换向阀分别与前进挡控制油路和倒挡控制油路相连。
②前进挡控制油路分别与第一离合器控制阀、第二离合器控制阀、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相连,第一离合器控制阀与第一离合器控制油路相连,第一离合器控制油路分别与换向梭阀、单向阀和节流阀相连。第二离合器控制阀与单向阀和节流阀相连;电磁换向阀分别与倒挡控制油路和二四挡制动器控制阀相连,二四挡制动器控制阀与换向阀相连,换向阀分别与倒挡控制油路、倒挡离合器控制油路上的单向阀和节流阀以及二四挡制动器控制油路上的单向阀和节流阀相连;单向阀与换向阀相连,换向阀与第一制动器控制阀相连,第一制动器控制阀与第一制动器控制油路上的单向阀和节流阀相连;倒挡控制油路分别与主调压阀、电磁换向阀、换向阀相和单向阀相连,单向阀与换向阀相连,换向阀与一二离合器反馈油路、一二离合器反馈油路分别与换向梭阀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动力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蓄能器存储电机泵的液压能,在车辆起步前能够通过蓄能器对自动挡变速器内的离合器进行驱动,避免了离合器打滑产生摩擦作用,提高了车辆的工作效率;设置二级润滑供油回路,能够根据车辆的工作状态输送不同流量的润滑油,节省能源;设置与倒挡离合器和二四挡制动器相连的换向阀,能够减少控制阀的数量,降低成本。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混合动力车辆上,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混合动力液压系统的控制逻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7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