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8094.X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禹;叶孟欣;钟志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0 | 分类号: | H01L33/10;H01L33/2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物 发光二极管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具体为一种具有低折射系数镀膜次微米图形化衬底 (lower refractive index coatings on sub-micro patterned substrate)之发光二极管之外延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指示、背光源和照明等领域,随着其发光效率的不断提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通用照明的主要光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提供一新颖之外延衬底,并于其上进行外延结构设计,从而提升光萃取率与内部量子效率,最终提升发光二极管之光输出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其包括:衬底,表面具有次微米图案,定义为生长区和非生长区;生长阻隔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非生长区,用于阻挡衬底非生长区的外延生长;发光外延层,形成于所述衬底的生长区并通过横向外延向所述非生长区延伸,覆盖所述生长阻隔层,包括n型层、发光层和p型层;其中,所述生长阻隔层的折射率小于发光外延层的折射率,且顺着所述衬底的次微米图案形成高低起伏之形貌,从而在增加发光二极管的取光界面的同时,提供发光外延层与取光界面的折射系数差异,提高取光效率。
优选地,所述生长阻隔层的起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40~70°,较佳的取60°。
优选地,所述生长阻隔层的顶端与底部距离h为200nm~900nm。
优选地,所述生长阻隔层为一系列离散的生长阻隔材料模块,其可呈块状或带状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散的生长阻隔材料模块呈周期性分布,其间隙可为100nm~5000nm。
在前述结构中,所述生长阻隔层的材料可选用氧化物镀膜或氮化物镀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长阻隔层的折射系数X满足:衬底<X<发光外延层。如:生长衬底选用蓝宝石(Al2O3)、生长阻隔层选用氮化硅(Si3N4),那么氮化镓的折射率n≈2.5,蓝宝石折射率n≈1.8,氮化硅的折射率n≈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长阻隔层的折射系数X满足:X <衬底 <发光外延层。如:生长衬底选用蓝宝石(Al2O3)、生长阻隔层选用二氧化硅(SiO2),那么氮化镓的折射率n≈2.5,蓝宝石折射率n≈1.8,二氧化硅的折射率n≈1.48。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生长衬底的图形尺寸及生长阻隔层的厚度,从而在所述生长阻隔层与外延层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增加取光界面的折射率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提供表面具有次微米图案的生长衬底,将其表面定义为生长区和非生长区;在所述衬底的非生长区形成生长阻隔层,用于阻挡衬底非生长区的外延生长;在所述衬底的生长区生长发光外延层,并通过横向外延向所述非生长区延伸,覆盖所述生长阻隔层,包括n型层、发光层和p型层;其中,所述生长阻隔层的折射率小于发光外延层的折射率,且顺着所述衬底的次微米图案形成高低起伏之形貌,如此在增加发光二极管的取光界面的同时,提供发光外延层与取光界面的折射系数差异,提高取光效率。藉由这样的衬底设计,不仅在非生长区有强大的光反射功效,在生长区也可由蓝宝石次微米图形衬底来提供反射,可谓提供一全面的复合式光反射衬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首先在所述生长衬底的表面制作次微米凹凸图案;接着定义生长区和非生长区;然后在所述衬底表面上成生长阻隔层,其顺着所述衬底的次微米图案形成高低起伏之形貌;再然后去除生长区的生长阻隔层露出生长衬底表面,最后在露出的生长衬底表面上进行外延生长发光外延层,通过横向外延向所述非生长区延伸覆盖所述生长阻隔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生长衬底的图形尺寸及生长阻隔层的厚度,从而在所述生长阻隔层与外延层之间形成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