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8197.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严俊;王立洲;李胜;孟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船海洋工程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水下 平台 姿态 水系 | ||
1.一种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海阀、透气阀及用于控制所述透气阀开启与关闭的遥控单元;所述通海阀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透气阀与所述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遥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透气阀开启与关闭能够实现控制所述通海阀吸水与排水,进而实现控制所述平台水下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海阀包括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用于防止海水进入所述平台中压载舱的密封机构及用于海水进入的进水机构;所述第一提升机构靠近其顶端部位处与所述平台的甲板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第二提升机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底端与所述密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与所述进水机构底部相接触;所述进水机构顶部与所述第二提升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进水机构底部与所述平台的底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包括操纵手轮、第一管轴及第一连接部件;所述操纵手轮与所述第一管轴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轴靠近其顶端部位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平台的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轴底端与所述第二提升机构顶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管轴、螺纹杆及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管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管轴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管轴的底端与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密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进水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操纵手轮通过依次控制所述第一管轴、所述第二管轴及所述螺纹杆的升降进而控制所述密封机构与所述进水机构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阀盘、不锈钢块及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所述不锈钢块均呈圆环型,且分别与所述阀盘底部圆形边框相适配;所述不锈钢块与所述进水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阀盘底部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垫圈与所述不锈钢块相接触;所述阀盘顶部与所述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包括空心圆柱筒、圆环形阀座及第三连接部件;所述空心圆柱筒的外壁设置有用于海水进入与排出的通孔;所述空心圆柱筒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螺纹杆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空心圆柱筒的底部与所述圆环形阀座固定连接;所述圆环形阀座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与所述平台的底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控制水下平台姿态的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阀包括液压蝶阀、第三腹板、第一透气管、第二透气管、第四连接部件、第五连接部件及用于防止外界残渣进入所述透气管的钢丝网;所述液压蝶阀底部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透气管一端、所述第二透气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透气管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腹板与所述平台的甲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腹板与所述第一透气管之间通过加强筋进行紧固;所述第二透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部件与所述钢丝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透气管是直管,所述第二透气管是中间部位呈90°的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船海洋工程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船海洋工程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1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线地毯生产系统
- 下一篇:环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