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8421.1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新;王平;靳光乾;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酒精性 损伤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肝组织后,可直接导致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而引起的以肝脏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种中毒性肝脏疾病。有资料显示,每日喝含40g酒精的酒5年以上者,有48%患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且男性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7∶1。另有研究表明重度饮酒精者中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10%~35%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10%~20%将发展为肝硬化。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酒精消耗量的显著增长,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
目前,肝病治疗不少采用“抗病毒药”,实际上,按照最新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只有转氨酶为正常值的2倍以上、乙肝病毒DNA呈阳性的患者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大多数患者更需要保肝、护肝、防止肝纤维化这种自身调节的治疗手段,而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中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方面显示出较好的优势。
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中虽没有特异的病名与之对应,但早在经典著作《内径》中就提到“酒悖”,《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提到的“酒疸”之名,《儒门事亲》中提出的“酒积”;《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提出的“酒癖”;《医学入门·鼓胀证治》提到的“酒胀”;以及《景岳全书》提出的“酒鼓”之病名应是与现代医学中的酒精性肝病相对应的。
有众多古文献记载了酒对人体脏腑器官的影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酒,天之灵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诸病源候论》云:“酒者,水谷之精也。其气悍而有大毒,入于肝胆……。”“酒精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透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景岳全书·饮食篇》曰:“酒者,一以酒湿伤脾……,一以酒热伤阴……,一以酒质伤脏。”总而言之,酒为湿热二性,多饮则蕴积化毒,贼戕脏腑。中医学认为,酒精性肝损伤多由酒毒蕴积,湿热熏蒸肝胆所致,其治疗原则应以解酒毒,活血健脾、清肝利湿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种中药能疏肝健脾,利湿,活血,服用方便,药效好,且制备工艺科学合理。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其原料药重量份比组成为:葛花10~30份、枳椇子15~45份、茯苓20~45份、白术15~40份、山药15~35份、山楂8~30份、丹参20~45份、白芍15~45份、茵陈20~45份、决明子20~45份、甘草6~20份。
上述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优选原料药重量份比组成为:葛花15~25份、枳椇子20~40份、茯苓25~40份、白术20~35份、山药20~30份、山楂10~22份、丹参25~40份、白芍20~40份、茵陈25~40份、决明子25~40份、甘草8~15份。
上述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进一步优选原料药重量份比组成为:葛花18~22份、枳椇子22~35份、茯苓28~35份、白术25~30份、山药22~28份、山楂12~15份、丹参28~35份、白芍25~35份、茵陈28~35份、决明子28~35份、甘草9~12份。
上述中药中,其中山楂优选炒山楂;决明子优选炒决明子;白术优选麸炒白术。
上述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茯苓、山药、山楂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
(2)将丹参、决明子采用乙醇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15(60-75℃)的清膏,喷雾干燥,得药粉备用;
(3)将葛花、白术、茵陈加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用挥发油质量6-12倍的环糊精包结,得挥发油的环糊精包结物备用,水液另器保存;
(4)将枳椇子、白芍、甘草与提取挥发油后的葛花、白术、茵陈残渣及乙醇提取后的丹参、决明子残渣合并,加水煎煮,滤过,滤液与葛花、白术、茵陈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7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得药粉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程造价预算的用具架
- 下一篇: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