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反冲洗的截污弃流式集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8482.8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5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和泽康;彭浩;范奇;周孔松;李秀文;王斌;孙小溪;张晶;王宗星;闫海虎;任天琳;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冲洗 截污弃流式集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雨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反冲洗的截污弃流式集雨器,属于雨水收集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闼,气候差异大,年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大体上从东南沿海的年平均1600ram向西北内陆递减至200mm以下。长江以南地区,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均在1000mm以上。全年雨水绝大部分多集中在夏季降落,且常为大雨或暴雨,从而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积水,因此,建筑屋面需要设置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的将屋面、路面雨水及时排除、利用,否则会造成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形成水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降雨开始后,屋面、路面雨水形成径流,把空气中沉积在屋顶、路面的污染颗粒物一起带走,此时雨水径流污染较大,水质较差,无法直接利用。因此,对雨水收集初期弃流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有研究表明,降雨开始后,当降雨量达到2cm—3cm时水质明显变好,此时收集雨水比较适宜。但是由于季节及地区的影响,初期降雨所需弃流量控制点并不为一个定值。并且,通过我们对降雨历时中雨水水质监测发现,降雨强度与雨水水质有具有一定的关系,当雨强越小,雨水水质越差,雨强越大,雨水水质越好,当雨强小于一个很小的值时,此时的雨水也必须弃流。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雨水收集装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初期降雨的弃流量,并且没有考虑雨强与雨水水质的关系。且弃流池能耗多,体积大,造价高,导致雨水收集零效益,甚至负效益。同时弃雨水直接排放对地下水造成了不可恢复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反冲洗的截污弃流式集雨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集雨器既考虑了雨强与雨水水质的关系,同时又能够灵活调节降雨初期的弃流量;而且被弃流的雨水经过处理后排出,防止了弃流雨水污染地下水。该装置还可以进行全自动反冲洗,提高了集雨器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能够将雨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为集雨器自身供电,高效环保。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自动反冲洗的截污弃流式集雨器,至少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以及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的弃流感应器和雨水收集前处理及分流装置,弃流感应器至少包括弃流调节室以及安装于弃流调节室内的光电液位传感器,弃流调节室的顶部为开口,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通过导管连接有流量计,弃流调节室内竖直安装有导轨,光电液位传感器安装于导轨上且能够沿导轨上下移动;雨水收集前处理及分流装置至少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雨水分流处理池,雨水分流处理池由上至下依次为减势吸附腔、分流腔以及沉淀收集腔,雨水分流处理池的顶部为进水口,进水口下方为减势吸附腔,雨水由进水口处进入减势吸附腔内且流速降低,并均匀分散在减势吸附腔内,减势吸附腔与其下方的分流腔之间设有隔板A,隔板A上设有一过水口,分流腔内设有三通管和过滤盒,三通管的顶部进口连接过水口,三通管的底部两出口分别与两根导管连接,且两导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分别为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流腔与其下方的沉淀收集腔之间设有隔板B,电磁阀A所在的导管的底端穿过隔板B与沉淀收集腔连通,电磁阀B所在的导管的底端与过滤盒连通,过滤盒的底部设有通向外界的导管;所述的沉淀收集腔的上方设有侧边孔有机玻璃板,侧边孔有机玻璃板上除中心处的周边部位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沉淀收集腔的底部呈中心凸起状,凸起部位为盛装有滤料的滤料盒,沉淀收集腔的底部与滤料盒相接触的部位设有通向外界的出水管;自动控制系统至少包括电源、单片机以及导线,其中光电液位传感器、电磁阀A、电磁阀B以及电源均通过导线与单片机连接。
还设有反冲洗系统,反冲洗系统至少包括反冲洗雨水收集池、过滤盒冲洗管路和沉淀池冲洗管路,其中过滤盒冲洗管路中水流由反冲洗雨水收集池流出,经导管流入过滤盒的底部并由过滤盒的顶部流向外界;沉淀池冲洗管路中水流由反冲洗雨水收集池流出,经导管流入沉淀收集腔内并由沉淀收集腔的底部流向外界。
所述的弃流感应器中弃流调节室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弃流调节室的顶部通过固定环以及螺栓安装有能够防止大颗粒物进入的筛网,弃流调节室的侧壁上设有溢流管,弃流调节室的底部出水口的导管上还安装有流量控制器。
所述的导轨包括滑轨、齿轮、齿条、螺杆、旋转手柄以及紧固头,其中滑轨固定在弃流调节室的内壁上,紧固头固定在弃流调节室的外壁上,齿轮和齿条相啮合,共同安装于滑轨内,螺杆穿过紧固头和弃流调节室的侧壁进入弃流调节室内,齿轮套在螺杆上,旋转手柄固定在螺杆的端部上,当螺杆旋转时带动齿条沿着滑轨升降,光电液位传感器通过有机玻璃条固定在齿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持群体远程祭祀的骨灰盒
- 下一篇:用于盾构掘进机的复合式铰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