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8834.X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1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若缇;林伯安;凌国南;陈永蕙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18;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与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有关一种组装有铰链组件的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计算机因为强调其可携带性,因此薄型化与轻量化一直是业者改良可携式计算机的设计考虑,然而,在可携式计算机进行薄型化与轻量化的设计时,往往朝改良显示装置的框架着手,欲使降低显示装置的厚度,但又希望因此不降低其结构强度,以致遭受到外在环境物体的撞击或压迫时,避免造成可携式计算机上显示装置的故障。
已知技术如2005年05月12日专利案号TWM276250所揭露一种可携式计算机显示显示面板的组装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图1绘示一种传统的显示显示面板的转轴框架,与此前案的图10相同,仅对组件符号与图号进行修改。图2绘示图1的第一支架与第一铰链的立体图,与此前案的图4相同,仅对组件符号与图号进行修改。图3绘示图1的转轴框架组装至显示显示面板的示意图,与此前案的图11相同,仅对组件符号与图号进行修改。
如图1、图3所示,此转轴框架包含一第一铰链23、一第一支架21、一第二铰链33、一第二支架31与一硬质框架1。硬质框架1包覆第一支架21及第二支架31。
如图2所示,第一铰链23包含一主机本体固定部232及一第一支架固定部233。主机本体固定部232用以连结主机本体。第一支架固定部233用以连结第一支架21。第一支架21包含多个显示面板接合部221,222,223,224及一铰链固定部225,显示面板接合部221,222,223,224用以与一显示显示面板的一侧边相接合(图3)。铰链固定部225与第一支架固定部233相接合。第一支架外缘另包含多个硬质框架固定部211,212,213。硬质框架固定部211,212,213用以与硬质框架1的第一侧边11相接合(图3),第二铰链的结构与第一铰链23相同,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如图3所示,此前案的组装结构通过硬质框架1与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31的锁固方式,在搭配一显示面板上盖5时,完全隐藏了各固定部,提供了不破坏外观的新颖设计。然而,上述前案转轴框架的改良中,仍需要搭配硬质框架才能维持其结构强度,不仅增加成本,也加大显示装置的体积,对于显示装置的结构体积与厚度仍有改善空间。
由此可见,上述显示面板的组装结构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技术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以有效改善显示装置的结构厚度,却仍维持其原有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固定框、一面板模块与两铰链组件。固定框包含两第一框条与两铰链支架。此两第一框条相互平行设置。此两铰链支架相互平行设置,且与该些第一框条组合为此固定框且此固定框形成一缕空部。任一铰链支架具有一第一承载面与一铰链组件连接部。铰链组件连接部位于铰链支架的一端。面板模块覆盖缕空部并被固持于固定框上。面板模块覆盖缕空部并被固持于固定框上,其中面板模块的一底面被第一承载面所支撑。此两铰链组件分别连接此些铰链组件连接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面板模块包含相互迭设的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被第一承载面所接触。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固定框更包含两第二框条。第一框条与第二框条共同形成一框体。框体包含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抵靠并支撑显示面板,每一铰链支架迭合于框体的第二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铰链支架的一部份伸出框体。其中一铰链组件连接部位于铰链支架的此部份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条的一长轴边缘分别朝缕空部的方向伸出一凸缘。凸缘分别具有一第二承载面。第二承载面与第一承载面皆抵靠并支撑背光模块。第二承载面与第一承载面共处一相同平面高度或不同平面高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铰链支架包含一第一线性柱体、一第一高段差面与一第一低段差面。第一高段差面位于第一线性柱体远离缕空部的一侧缘。第一低段差面位于第一线性柱体的另一侧缘,介于缕空部与第一高段差面之间,第一低段差面的长轴方向平行第一高段差面的长轴方向。第一高段差面抵靠并支撑显示面板,且第一低段差面为第一承载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