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铬效果耐手印金属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8847.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63/02;C09D163/04;C09D127/12;C09D127/18;C09D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31553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铬 效果 手印 金属 粉末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粉末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镀铬效果且具有耐手印性能的金属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领域舒适度及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金属粉末涂料在整个装饰性涂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是目前美术型装饰用粉末的主流产品。金属粉末涂料是指含有金属颜料(如:铜金粉、银铝粉等)的各种粉末涂料。由于金属粉末涂料能够展示一种明亮、豪华的装饰效果,非常适合家具、饰品和汽车等户内、外物体的喷涂。金属粉末涂料因其污染性小、喷涂工艺方便而广泛应用于户内户外金属家具、灯具、工艺品、油烟机、婴儿车、运动器材等行业。在制造工艺上,目前国内市场主要采用干混法,国际上也使用粘结固定法也称邦定工艺。
当前产品中能够用于粉末涂料的金属颜料有许多品种,大体上分为四类,即铝银粉颜料、珠光颜料、铜金粉颜料和其它金属颜料(如镍粉、不锈钢粉等)。每一类金属颜料又包含很多色相的产品,应用于粉末后,便使得粉末多姿多彩,极大地丰富了粉末涂料的品种和装饰性。铝粉颜料分为浮型和非浮型两种,浮型铝粉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更为普及,浮型铝粉加入粉末涂料中,涂料固化成膜后金属铝粉完全覆盖涂膜表面,形成类似镀铬效果的镜面金属外观。浮型铝粉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多呈薄片状,平均粒径一般<20μm,粒径越小金属感则越强,遮盖力也越大,这种效果的金属粉在目前的市场上最受欢迎。但同样的,由于添加的金属颜料的粒径较小使得其在挤出及分散过程中常处于涂层的外表层,因此金属粉末涂料存在的最大问题即是由于金属颜料的不稳定性导致金属粉末涂料不耐磨、易擦落的不稳定性,无论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主要采用的干混法还是邦定法工艺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也即耐手印问题,目前解决此问题图的唯一方法为在金属粉末涂膜上喷涂一层透明涂层,不仅使材料和涂装成本增大,而且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另外,金属粉末涂料的防腐及耐受性能也有待提升。
中国专利CN1483778A公开了一种金属防腐耐磨粉末涂料,该金属粉末涂料以石油发酵尼龙1212为基料,加入润湿及附着效果较好的环氧树脂等物料,使得制备的金属粉末涂料的弹性和柔韧性能突出,具有耐冲击、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可以大幅提高金属粉末涂料吸附性能及稳定性。但是受到环氧树脂性质的限制,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漆膜结构发生破坏,会很快失去防腐性能,因此该金属防腐粉末涂料并不适用于在光照条件下应用,因此对其大范围推广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金属粉末涂料易擦落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耐磨不易擦落的具有镀铬效果的金属粉末涂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腐蚀及耐候性能的金属粉末涂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金属粉末涂料的方法。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金属粉末涂料形成的涂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铬效果耐手印金属粉末涂料,包括含有环氧树脂、适配的固化剂A和镀铬效果颜料的环氧树脂颗粒体系以及含有氟碳树脂和适配的固化剂B的氟碳树脂颗粒体系;
所述环氧树脂颗粒体系与所述氟碳树脂颗粒体系的重量份数比为7-3:3-7;
所述环氧树脂颗粒体系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环氧树脂及适配的固化剂A 35-85份;
镀铬效果颜料3-8份;
颜填料 3-30份;
助剂A 0.5-2份;
所述氟碳树脂颗粒体系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氟碳树脂及适配的固化剂B89-96.5份;
流平剂0.5-1.5份;
助剂B 1.5-10份。
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颗粒体系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环氧树脂及适配的固化剂A 70份;
镀铬效果颜料 6份;
颜填料 13.2份;
助剂A 0.8份;
所述氟碳树脂颗粒体系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氟碳树脂及适配的固化剂B 92.7份;
流平剂 1份;
助剂B 2.3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颗粒体系与所述氟碳树脂颗粒体系的重量份数比为6-4:4-6。
更优的,所述环氧树脂颗粒体系与所述氟碳树脂颗粒体系的重量份数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踝登山鞋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检测及分选工作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