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除草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08998.2 申请日: 2013-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3155928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9
发明(设计)人: 杨会营;蔡朝阳;刘晓娇;马嵩岳;王占娣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88 分类号: A01N43/88;A01N41/10;A01P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488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除草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农药,具体地说是灭草松与硝磺草酮的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水稻做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从事稻作生产的农户接近农户总数的50%,随着人口增长,水稻种植的面积也日益扩大,从1949年到2001年,水稻种植面积由2571万公顷增加到2882万公顷,但稻田杂草一直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除草剂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大批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使一般机械难以除掉的苗间杂草得到清除,因此,化学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化学除草剂的销售量在农药生产量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施用除草剂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企业研发新型、高效稻田化学除草剂是很有必要的。

灭草松(bentazone)化学名称为:3-异丙基-(1H)-苯并-2,1,3-噻二嗪-4-酮-2,2-二氧化物,灭草松是光合作用抑制剂,主要通过叶片吸收,旱田茎叶喷雾后,先通过叶片渗透进入叶绿体内抑制光合作用,水稻田使用还可通过根吸收传到茎叶。不能被未发芽的种子吸收,幼芽通过土层过程中吸收药剂也很少,所以只能在杂草出土后茎叶喷雾法使用。落入土壤的药剂很少被吸附,易淋入土壤深层,也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因而不宜用作土壤处理。杀草作用快,施药后10h,叶片开始萎蔫变黄。

硝磺草酮(mesotrione)化学名称:2-(2-硝基-4-甲磺酰基苯加酰)环己烷-1,3-二酮。硝磺草酮抑制对-羟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的活性,HPPD可将氨基酸洛氨酸转化为质体醌。质体醌是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的辅助因子。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使用硝磺草酮3-5天内植物分生组织出现黄化症状随之引起枯斑,两星期后遍及整株植物。具有弱酸性,在大多数酸性土壤中,能紧紧吸附在有机物质上,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以不易被吸收的阴离子形式存在。是一种新型的三酮类除草剂,既可以苗前土表处理,也可以在苗后进行茎叶喷雾,在见效快的同时,硝磺草酮在土壤中残留期短,对后茬作物安全。同时,其生物活性超过磺草酮10倍以上,更具有开发潜力与竞争力。由于其对环境友好,2001年通过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批准,于2002年在欧盟各国和美国销售。

本发明将两种药剂复配,既提高药效又延长了持效期,一次用药即可解决多种杂草问题,大大降低农民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除草效果好、速效性高、持效期长、用量少的复配除草剂,以期降低农民施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涉及灭草松与硝磺草酮的复配除草剂。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复配除草剂,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泡腾片剂。

上述复配除草剂中,灭草松与硝磺草酮重量比为1:35~45:1,所述的复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田阔叶杂草和异性莎草。

灭草松与硝磺草酮复配除草剂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①除草范围广,防治水稻田阔叶杂草和异性莎草;②附着力提高,穿透性增强;③对水稻安全;④使用复合制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量均比单一使用时降低,稳定性增加,剂型先进、环保,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验证灭草松、硝磺草酮两种有效成分复配能够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申请人首先在室温盆栽条件下进行实验,以测定了灭草松、硝磺草酮及其不同混配组合除草效果,评价其联合作用。

试验选择阔叶杂草泽泻、异型莎草作为靶标杂草。

试验方法如下:

采用Colby法检验混用后药剂对泽泻和异型莎草的活性,在高7cm、直径10cm的塑料钵装定量的土,将供试杂草的种子20粒均匀播种在塑料钵内,盖0.5-1cm厚的细沙土,放在室温(20℃左右)培养,上述配好的原药溶液进行复配并稀释成一定浓度梯度的药液,待杂草生长到3-5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每钵喷药液1ml,每个处理4个重复,使用空白溶液作对照。处理后试验材料置于室温内培养,定期观察杂草的生长情况,21天后目测靶标杂草的受害症状以及生长抑制情况,称量株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

作用评价方法,根据Colby法评价除草剂联合作用方式(NY/T 1155.7-2006),其公式如下:E0=X+Y。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