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斜板组件的竖流式沉淀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1147.3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王丽杰;李肖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组件 竖流式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淀池,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斜板组件的竖流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作为常见的固液两相分离设备,在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沉淀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沉淀池的改良优化势在必行。常见的竖流式沉淀池虽排泥方便,占地面积小,但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造价较高,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沉淀池分离效率低。传统的斜板式沉淀池,虽然分离效率高,排泥不方便、容易出现污泥堵塞厌氧上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竖流式沉淀池施工成本高,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传统沉淀池沉淀效率低,以及传统斜板式沉淀池排泥不方便和容易出现污泥堵塞厌氧上浮等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带有斜板组件的竖流式沉淀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沉淀池包括进水水管、中心管、喇叭管、锥形反射板、排泥管、溢流堰、出水管、沉淀池壁、锥形集泥池和集水槽,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斜板组件和多个支撑固定檩条;每组斜板由多个倒置的等腰梯形板依次连接构成,且每个斜板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多组斜板由内向外依次套装构成斜板组件,斜板组件通过多个支撑固定檩条固定在沉淀区,集水槽固定在靠近沉淀池顶部的外侧壁上,沉淀池的底部与锥形集泥池的密封连接,中心管的底部与喇叭管的小口端密封连接,锥形反射板设置在喇叭管的正下方,进水水管固定设置在中心管内,斜板组件固定在沉淀池壁内,中心管通过多个支撑固定檩条固定在斜板组件上,排泥管的设置在靠近沉淀池的内壁上,且排泥管的一端设置在锥形集泥池的底部,排泥管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的侧壁,溢流堰设置在沉淀池壁的顶部,出水管设置在集水槽上并与集水槽连通,锥形集泥池的内部为污泥存储区,锥形反射板的底部向上至喇叭管的下端为消能整流初次分离区,喇叭管的下端向上至斜板组件的下端为平流沉淀区,斜板组件的下端至斜板组件的上端为斜板沉淀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对传统沉淀池结构的调整,实现对来水的充分整流,使水力流态为层流,提高沉淀效能。2、本发明专利通过对结构的调整,实现结构上的分区,分别实现大颗粒,中小颗粒,细小颗粒的分区分离。通过这样的设计和技术设施降低传统竖流沉淀池高度,节约成本,比现有技术的竖流沉淀池低1m,提高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其表面负荷可达2-4t/(m2·h),2、本发明提高去除效率,尤其对小颗粒的去除率提高了11%,3、排污容易,实现重力排泥,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总固体悬浮物密度小于10mg/L。4、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满足设计要求、便于操作、可适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主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带有斜板组件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包括进水水管1、中心管2、喇叭管4、锥形反射板6、排泥管7、溢流堰8、出水管9、沉淀池壁10、锥形集泥池11和集水槽12,所述沉淀池还包括斜板组件3和多个支撑固定檩条5;斜板组件3由多个倒置的等腰梯形板依次连接构成,且斜板组件3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内向外依次套装设置,斜板组件3通过多个支撑固定檩条5固定连接,集水槽12固定在靠近沉淀池顶部的外侧壁上,沉淀池的底部与锥形集泥池11的密封连接,中心管2的底部与喇叭管4的小口端密封连接,锥形反射板6设置在喇叭管4的正下方,进水水管1固定设置在中心管2内,斜板组件固定在沉淀池壁10内,中心管2通过多个支撑固定檩条5固定在斜板组件上,排泥管7的设置在靠近沉淀池的内壁上,且排泥管7的一端设置在锥形集泥池11的底部,排泥管7的另一端穿过沉淀池壁10,溢流堰8设置在沉淀池的顶部,出水管9设置在集水槽12上并与集水槽12连通,锥形集泥池11的内部为污泥存储区13,锥形反射板6的底部向上至喇叭管4的下端为消能整流初次分离区14,喇叭管4的下端向上至斜板组件的下端为平流沉淀区15,斜板组件的下端至斜板组件的上端为斜板沉淀区16。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带有斜板组件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锥形反射板6到喇叭管4的距离为30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带有斜板组件的竖流式沉淀池,所述斜板组件3的向内倾斜的角度r为50°-70°,每个斜板自上向下长为100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1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