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形沟道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1150.5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刘磊;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10 | 分类号: | H01L29/10;H01L29/423;H01L21/2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金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道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U形沟道的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存储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导体存储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之中。不同应用领域对半导体存储器的构造、性能和密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拥有很高的随机存取速度和较低的集成密度,而标准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则具有很高的密度和中等的随机存取速度。
图1为现有技术的的一种平面沟道的半导体存储器,包括:在半导体衬底500内形成的具有与半导体衬底相反掺杂类型的源区501和漏区502,半导体衬底500可以为单晶硅、多晶硅或者为绝缘体上的硅。在半导体衬底500内、介于源区501和漏区502之间形成有器件的平面沟道区601,平面沟道区601是该半导体存储器在进行工作时在半导体衬底500内形成的反型层。在源区501和漏区502内还分别形成有高掺杂浓度的掺杂区509和掺杂区510,掺杂区509和掺杂区510与源区501和漏区502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
在源区501、沟道区601和漏区502之上形成有第一层绝缘薄膜503,且在漏区502之上的第一层绝缘薄膜503中形成有一个浮栅开口区域504。在第一层绝缘薄膜503之上、覆盖整个平面沟道区601和浮栅开口区域504形成有一个作为电荷存储节点的浮栅505,浮栅505具有与漏区502相反的掺杂类型,且浮栅505中的掺杂杂质会通过浮栅开口区域504扩散至漏区502中形成扩散区602,从而通过浮栅开口区域504在浮栅505与漏区502之间形成一个p-n结二极管。
覆盖浮栅205和所述的p-n结二极管结构形成有第二层绝缘薄膜506。在第二层绝缘薄膜506之上、覆盖并包围浮栅505形成有器件的控制栅507。在控制栅507的两侧还形成有栅极侧墙508。该半导体存储器还包括由导电材料形成的用于将源区501、控制栅507、漏区502、半导体衬底500与外部电极相连接的源区的接触体511、控制栅的接触体512、漏区的接触体513和半导体衬底的接触体514。
为保证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平面沟道的半导体存储器需要较长的沟道长度,这使得半导体存储器的单元面积较大,从而降低了芯片密度,不利于芯片向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U形沟道的半导体存储器,从而可以降低半导体存储器的单元面积,提高芯片密度。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U形沟道的半导体器件,具体包括:
一个具有第一种掺杂类型的半导体衬底;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内形成的具有第二种掺杂类型的源区和漏区;
凹陷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且介于所述源区与漏区之间形成的U形沟道区;
在所述源区和漏区之上且覆盖整个U形沟道区形成的第一层绝缘薄膜;
在位于所述漏区之上的第一层绝缘薄膜中形成的一个浮栅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可以是在漏区的半导体水平表面或者在所述的U型凹槽上部的内侧壁上;
在所述第一层绝缘薄膜之上、覆盖所述U形沟道区和所述浮栅开口区域形成的一个作为电荷存储节点的具有第一种掺杂类型的浮栅,通过所述浮栅开口区域在所述浮栅与漏区之间形成的一个p-n结二极管;
覆盖所述浮栅与所述p-n结二极管形成的第二层绝缘薄膜;
在所述第二层绝缘薄膜之上、覆盖并包围所述浮栅形成的控制栅;
以导电材料形成的用于将所述源区、控制栅、漏区、半导体衬底与外部电极相连接的源区的接触体、控制栅的接触体、漏区的接触体和半导体衬底的接触体。
如上所述的U形沟道的半导体器件,所述的第一层绝缘薄膜、第二层绝缘薄膜由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者高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形成,其物理厚度范围为1-20纳米。
如上所述的U形沟道的半导体器件,所述的浮栅由多晶硅形成,所述的控制栅由金属、合金或者掺杂的多晶硅形成。
如上所述的U形沟道的半导体器件,所述的第一种掺杂类型为n型,所述的第二种掺杂类型为p型;或者,所述的第一种掺杂类型为p型,所述的第二种掺杂类型为n型。
如上所述的U形沟道的半导体器件,所述的p-n结二极管、第二层绝缘薄膜和控制栅构成了一个以所述控制栅作为栅极的栅控二极管,所述栅控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浮栅相连接,所述栅控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漏区相连接;或者,所述栅控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浮栅相连接,所述栅控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漏区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微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1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沟槽型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元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