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1277.7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转 输出 端具可 个别 操控 多段变 速比 装置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为直接以回转动力源的回转动能驱动周转轮组、或先经传动装置驱动周转轮组,再经周转轮组的两个输出轴与所驱动负载之间,个别设置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以随机对所驱动的负载轮组作驱动速比及驱动转矩的变动以驱动所结合的共同负载体,上述两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输出端之间,可依需要选择进一步设有限滑差速器、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稳定装置,而于两负载之间作差动运转时,借助稳定装置以稳定驱动系统的运作。
背景技术
传统由单动力对设置于共同负载体的两个以上个别负载间作差速驱动时,通常借助经由差动轮组以达成差速功能,此方式无法在两负载形成转矩差为其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所述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主要构成含:
--回转动力源P100;
--周转轮组;
--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其中:
回转动力源P100的回转动能供驱动周转轮组,再经周转轮组的两个输出轴与所驱动负载之间,个别设置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以随机对所驱动的负载轮组作驱动速比及驱动转矩的变动以驱动所结合的共同负载体;
前述共同负载体L100主要为车辆的车体,供设置回转动力源、相关操作及传动接口装置,以及依需要设置由回转动力源所驱动的负载轮组,及设置不被回转动力源P100所驱动的非动力轮以共同承载共同负载体L100;
此项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进一步在沿共同负载体L100的驱动方向两侧呈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所设置相同的传动运转组件之间,设置限滑差速器、或具滑动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所构成的稳定装置,而于两负载之间作差动运转时,借助稳定装置以稳定驱动系统的运作,所述稳定装置包括由限滑差速器、或具有滑动阻尼的耦合装置所构成的耦合转矩的双端轴联结装置如通过流体粘滞效应、流力阻尼效应、机械摩擦效应、或电磁涡流效应、或发电反转矩效应所构成的呈双端轴结构的稳定装置,其两回转端分别联结于:供设置于以下传动运转组件的横向同轴线的相对位置的一处以上,含:
(一)、设置于左侧与右侧相对的轮组转部之间;
(二)、设置于左侧与右侧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相对输出端之间;
(三)、设置于左侧与右侧离合装置的相对输出端之间;
(四)、设置于左侧与右侧传动装置的相对输入端或输出端之间;
(五)、设置于左侧轮组与右侧轮组转部之间;
借助上述设置稳定装置供于驱动运作中,因个别负载端的负载变动,或因相对的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运转状态的操控需要,或运作不稳定时,供借助稳定装置稳定系统的运作;此项稳定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此项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进一步在个别的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输入端至负载端轮组之间,设置固定速比的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有段或无段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设置于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输入端;
(二)、设置于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输出端;
(三)、设置于离合装置的输入端;
(四)、设置于离合装置的输出端;
(五)、设置于负载端轮组输入端;
上述传动装置由机械式的齿轮组、或链轮组、或皮带轮组或连杆组所构成,为具有加速或减速或变换转向的固定速比传动装置或由人工操作或自动或半自动变速比或带式无段变速装置或液流式无段变速装置的传动装置所构成;此项传动装置依需要选择设置或不设置;
此项周转轮双输出端具可个别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驱动系统,进一步在个别的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输入端至负载端轮组之间设置离合装置,包括设置于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设置于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输入端;
(二)、设置于可操控多段变速比装置的输出端;
(三)、设置于传动装置的输入端;
(四)、设置于传动装置的输出端;
(五)、设置于负载端轮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1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