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1688.6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7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文;李小燕;肖晓红;莫华明;谭彦民;宋守龙;顾风彪;唐旺先;莫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28 | 分类号: | H01B17/2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绝缘材料 套管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具体是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
背景技术
在35kV~1000kV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或电容分压器或耦合电容器中的独立部件用。其主要功能是耐受高电压、把高电压分成较低电压、交流滤波、过电压保护等。
电容器可单节或多节叠装使用,外壳通常采用电瓷套管,简称为瓷套式电容器。这种瓷套式电容器存在以下不足:
1、重量重,结构轻较笨重,不利于吊装、运输和安装。
2、法兰胶装耐气候性能较差。瓷套管采用水泥作为胶合剂, 将瓷件、铸铁法兰这两种材料粘结在一起。电瓷、水泥在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二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或膨胀,从而对瓷件造成不均匀的结构应力。此外,水泥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 特别是在低温时段,水泥吸收水分后结冰,体积增大,压迫瓷件,可能造成瓷套管根部断裂现象。
3、外表面绝缘性能受环境影响大。偶尔的降雨或小雨天气时,瓷套管的绝缘体表面存在连续水膜,容易造成外绝缘闪络。另外,如瓷套管表面喷涂PRTV,因PRTV本身材料耐磨强度小且涂层薄,加之有机材料PRTV和无机材料瓷套管的釉面粘接强度不够,易被风沙侵蚀,造成绝缘套管表面积污,引发闪络;极端情况下瓷套管的釉面可能会被风沙侵蚀,造成绝缘套管表面吸水积污,引发闪络。
4、 防爆、防震、抗冲击能力较差。瓷套管在内压过大等极端情况下,会爆炸,由于瓷套管是脆性材料,爆炸后的“飞瓷”碎片会殃及周边其他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这种电容器重量轻,法兰胶装耐气候性能好,外表面绝缘性能强,不会产生“飞瓷”现象,且方便安装及运输。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电容器本体外表面设置有复合套管,电容器内设有电容器心子和绝缘材料。
在电容器内还设有扩张器,所述扩张器为外油内置结构或内油外置结构,以补偿绝缘油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所述绝缘材料为绝缘油或绝缘气体。
所述复合套管为复合绝缘材料套管。
所述电容器心子为经高真空处理后的油浸式电容器心子或充气式电容器心子。
本发明电容器可单节使用或多节叠装使用,以适应35kV~1000kV电力系统的绝缘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电容器中的复合套管可防紫外线、抗老化、抗低温、防风砂,外表面绝缘性能较强,重量轻,法兰胶装耐气候性能较好,防爆、防震、抗冲击能力较强,而且方便安装及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节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叠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板 2.扩张器 3.复合绝缘材料套管 4.电容器心子 5.绝缘油或绝缘气体 6.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由上盖板1、扩张器2、复合绝缘材料套管3、电容器心子4、绝缘油5及下盖板6组成。复合绝缘材料套管3覆盖在电容器外,在电容器内设有扩张器2和经高真空处理的电容器心子4,并填充有一定压力的绝缘油5。
扩张器2为外油内置结构或内油外置结构。
本电容器为多节叠装使用(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一种复合绝缘材料套管式电容器,由上盖板1、复合绝缘材料套管3、电容器心子4、绝缘气体5及下盖板6组成,在电容器外设有复合绝缘材料套管3,在电容器内设有经高真空处理的电容器心子4,并填充有一定压力的绝缘气体5。本电容器可多节叠装使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发明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1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