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门锁拉线固定支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2693.9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朴;李磊;雷科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53/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谷惠敏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锁 拉线 固定 支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门锁拉线固定支架机构,此支架用于固定门锁内开启拉线和内保险拉线,有效保证门锁内开启和内锁止的操作行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的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门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和工艺性为一体的关键零部件,直接实现车门的关闭、开启和上锁、解锁功能。如何使门锁的开启和锁止功能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能正常工作,是每个车型在开发初期都要开始考虑的问题。最初门锁和内把手、内保险连接方式都是用连杆连接,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现,连杆连接方式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容易导致连杆变形,使内开启和内锁止功能失效;另外连杆连接方式连杆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腐蚀,造成连杆强度降低导致功能失效;目前大多数汽车开始使用拉线连接方式,这就需要使用支架固定拉线,一方面需要有效保证内开启行程和内锁止行程,这对支架结构和强度的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拉线装配的易操作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固定内开启拉线和内保险拉线的机构,其一此机构设计为可采用插入式安装方式,易于方便安装;其二两个安装孔直径不同有效防止两根拉索错装;其三此结构加入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支架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拉线固定支架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结构相对简单可靠强度高,有效避免与其他零件干涉,有效保证操作行程传递效率,在长时间工作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拉线固定支架机构,包括拉线固定支架、门锁内开启拉杆、门锁内锁止拉杆、铆钉、铆钉、底板支架、锁体、内开启钢丝绳以及内锁止钢丝绳;所述拉线固定支架、门锁内开启拉杆和门锁内锁止拉杆均通过所述铆钉和所述铆钉固定在所述底板支架上,所述底板支架固定在所述锁体上;所述拉线固定支架上分别设有一固定所述内开启钢丝绳的第一支架固定孔以及一固定所述内锁止钢丝绳的第二支架固定孔,所述内开启钢丝绳的活动端连接所述门锁内开启拉杆,所述内锁止钢丝绳的活动端连接所述门锁内锁止拉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孔以及第二支架固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拉线固定支架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内开启钢丝绳的固定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孔中。
优选地,所述内锁止钢丝绳的固定端插接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开启钢丝绳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内锁止钢丝绳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内开启钢丝绳的直径与所述内锁止钢丝绳的直径不同。
优选地,所述拉线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发明的汽车门锁拉线固定支架机构,用于固定门锁操纵拉线的机构;此支架固定在门锁上,一方面拉线从门锁端输出后,拉线通过支架安装孔缺口装入支架,拉线接头可以方便的通过插入方式安装进支架两个固定孔,操作力小方便操作,稳定性好拉线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脱出;另一方面两个安装孔孔径设计尺寸不同,可以防止安装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两根拉线装错使功能失效;第三方面支架上在合适的位置上加入加强筋可以加强支架的强度,在操作时不容易变形,有效保证操作行程。目前市场上已应用的拉线支架都没有用到孔径防错,很容易使拉线错装,并且目前的拉线一般都不是用插入式安装方法,首先不容易安装,其次拉线容易从支架脱出致使功能失效。
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发明的汽车门锁拉线固定支架机构结构相对简单可靠强度高,有效避免与其他零件干涉,有效保证操作行程传递效率,在长时间工作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构的支架立体图;
图4为操纵拉索钢丝绳接头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架和操纵拉索接头装配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支架和操纵拉索装配后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拉线固定支架;
2为门锁内开启拉杆;
3为门锁内锁止拉杆;
4为铆钉;
5为铆钉;
6为底板支架;
7为锁体;
12为第一支架固定孔;
13为第二支架固定孔;
21为活动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2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