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风冷型空调器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2750.3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虞寿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风冷 空调器 微型 通道 金属 圆管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风冷型换热器,涉及到所有采用风冷式工业用空调、民用空调及车用空调器,或微电子及空气能热水器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汽车空调及其他采用风冷式换热器中,采用的是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扁管,其内孔最小尺寸均大于0.6mm,故称为大尺度微通道换热器,虽然比传统的管片式、管带式、平行流式、板翅式、层叠式等换热器效率提高许多,但它还未能达到微尺度效应。微型微通道换热器目前多采用的是板式微通道换热器,多用于液-液热交换。而用于气-液热交换的即用于风冷式换热器的还没有此类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传热系数、高表面积-体积比、低传热温差、低流动阻力的用于风冷型空调器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的换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用于风冷型空调器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的换热器,它包括进口管、出口管和换热机构,进口管和出口管之间通过换热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换热机构采用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与金属丝交叉编制而成,所述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为径线,两端与进口管与出口管连接,且内径在0.1~0.4mm之间,金属丝为纬线,并与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焊接连接。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使用了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作为主要的换热机构,金属丝作为支撑架构,组成整个换热器。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的需要,所述的进口管和出口管采用不同直径的金属圆管、扁管或型管,在其管壁上开槽或开孔,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通过开槽或开孔与进口管、出口管焊接固定。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所述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内通过开槽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上还可设有引流孔,以引导换热机构内的气流方向。
为了增加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换热机构表面,以及进口管和出口管的表面均设有防腐防漏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所述的换热机构多层并联在进口管和出口管之间。
本发明所设计的用于风冷型空调器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的换热器,通过使用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实验证明,当微通道直径小于0.4mm时,宏观理论公式已不再适用。此时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的摩擦阻力大为减少,约为宏观理论值的32%-42%;热流密度高达100-150,一般传统换热形式只能达到10-20,热效率大为提高,可达0.95以上;努塞尔系数(反映对流传热的强弱)最高可达9.20,而传统宏观通道最高为8.23。同时,采用编织的方式,加上金属丝的纬线,增加了风阻,减慢风速,提高换热效果;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换热效率高,节约材料,以及降低包装及运输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用于风冷型空调器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的换热器,它包括进口管1、出口管2和换热机构3,进口管1和出口管2之间通过换热机构3连接,换热机构3采用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4与金属丝5交叉编制而成,所述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4为径线,两端与进口管1与出口管2连接,内径为0.1mm,金属丝5为纬线,并与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4焊接连接。所述的进口管1和出口管2采用金属圆管结构,在其管壁上开孔6,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4通过开孔6与进口管1、出口管2焊接固定。在换热机构3以及进口管1和出口管2的表面还设有防腐防漏层,而且在进口管1和出口管2内部还设有隔离板8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用于风冷型空调器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4的换热器,其所述的,进口管1和出口管2为扁管结构,微型微通道金属圆管4内径为0.4mm,其余金属丝5组成网状的换热机构3。在进口管1与出口管2之间设有三层层叠的换热机构3组成并联结构。在进口管1和出口管2内还通过开槽设置有隔离板8,隔离板8上设有引流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2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卧式伸管机及全自动高效精密拉伸法
- 下一篇:水源热泵节水高效回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