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环谐振腔的选频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3044.0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良;丰昀;王哲;袁洪良;唐向宏;李承家;赵泽茂;张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35 | 分类号: | G02F1/03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谐振腔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选频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地高速发展,微环谐振滤波器受到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光通信技术领域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环谐振腔的半径很小(微米级别),与光波长大小差不多,因此,其具有很高的可集成性。光在谐振腔内反复循环后从该结构的直通端(through)和下路端(drop)输出:当光波与谐振腔达到相位匹配时,光才能从系统的下路端输出,此时的光波波长便是谐振腔系统的谐振波长。而非谐振波长的光将从该结构的直通端输出,因此在直通端可以得到凹陷的传输曲线,从而实现了微环谐振腔的选频滤波功能;并且微环谐振腔波长选择具有很高的高灵敏度:即谐振腔有效折射率的微小变化就能引起输出波长的变化。
然而,现有可调谐滤波器都存在各自的一些缺点,例如,AWG可调谐滤波器的调谐速度慢;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滤波带宽大、功耗高、结构复杂;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环谐振腔的选频滤波器。本发明选频滤波器具有体积小、易于光纤系统集成、灵敏度高,调谐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于光通信系统技术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基于微环谐振腔的选频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源(1)、第二电源(6)、第一主波导BW1(7)、第二主波导BW2(2)、第一光纤耦合器C1(8)、第二光纤耦合器C2(3)、第一KDP调制器(4)、第二KDP调制器(5)和微环谐振腔(9);微环谐振腔(9)通过第一光纤耦合器C1(8)和第一主波导BW1(7)相联,其中,Input端是该选频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Through端是该选频滤波器的其中一个信号输出端——直通端。微环谐振腔(9)还通过第二光纤耦合器C2(3)和第二主波导BW2(2)相联,其中,Drop端是该选频滤波器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下路端。在微环谐振腔(9)的一侧(两个光纤耦合器C1和C2之间)联接第一KDP调制器(4),另一侧(两个光纤耦合器C1和C2之间)联接第二KDP调制器(5),两个调制器上都接通电源,即第一KDP调制器(4)接通第一电源(1),第二KDP调制器(5)接通第二电源(6)。
光波从第一主波导BW1的Input端输入,部分光经耦合器C1耦合进入微环,满足谐振条件的光再经过耦合器C2耦合,再由第二主波导BW2的左端——下路端输出,而非谐振波长的光则由第一主波导BW1的右端——直通端输出,从而实现了该微环谐振腔结构的选频滤波功能。
优选的,该选频滤波器的2个光纤耦合器的交叉耦合系数均为0.3。
优选的,该选频滤波器的输入是连续波信号。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微环谐振腔中增加了两个KDP调制器。KDP调制器是由KDP电光晶体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光效应:在外加直流电场或低频电场的作用下,介质的折射率发生与外加电场呈线性关系的变化,使通过波导的光的相位也随之变化。
本发明利用FDP调制器来实现基于微环谐振腔的选频滤波功能。当接通电源时,由于KDP调制器的作用,微环谐振腔的有效折射率发生变化,引起微环中传输的光的相位变化,最终将会导致微环谐振腔的谐振波长的变化。微环谐振腔波长选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即谐振腔有效折射率的微小变化就能引起输出波长的变化。适当调节电压大小,可以实现任意谐振波长的输出。
本发明选频滤波器具有体积小、易于光纤系统集成、灵敏度高、调谐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于光通信系统技术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微环谐振腔的选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A1表示输入光场,ad表示下路端透射光场,at表示直通端透射光场。
图2为没有外加电压情况下的系统两个输出端的输出曲线。
图2中,Td表示下路端透射率,Tt表示直通端透射率。
图3为两个外加电压均为2V情况下的系统两个输出端的输出曲线。
图3中,Td表示下路端透射率,Tt表示直通端透射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