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3580.0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飞;王群;孙世国;冯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建筑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和吸声功能的建筑材料。本专利得到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202214)、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Z121106002512008)、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RC201308)、北方工业大学青年重点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保温材料在建筑中常见的应用类型及设计选用应符合GB/T17369-1998《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类型和基本要求》的规定。
选用时除应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外,还应考虑材料的吸水率、燃烧性能、强度等指标。
保温系统包括胶粉剧本颗粒保温系统、后贴式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系统和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系统。
胶粉剧本颗粒保温系统,其基本结构是将配制好的保温用胶粉、聚苯颗粒加水,用机械搅拌器搅拌成膏状时,在墙体上冲筋,根据设计要求厚度,一次或二次将保温浆料抹在墙体内侧或外侧,待干燥后,抹聚合物底层抹面砂浆,压入增强网格布,待初凝后再抹一遍面层抹面砂浆。
后贴式外墙保温系统,其基本结构是QXB外墙保温系统用聚合物砂浆聚苯板或挤塑板粘贴在基层的墙体外侧,然后在聚苯板或挤塑板表面上抹底层聚合物抹面砂浆,压入耐碱网格布再抹面聚合物抹面砂浆,最后做涂料或其他饰面。
外墙保温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系统,本系统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的外保温体系,外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以下简称聚苯板)或挤塑板,本体系采用两种形式的聚苯板(挤塑板),一种是聚苯板外侧带有钢丝网架与穿过聚苯板的斜插钢丝(又称腹丝)焊接,形成三维空间的保温板(这种保温板与混凝土墙复合简称有网体系)。另一种将聚苯板(挤塑板)背面上加工成凹凸齿状槽形的保温板(这种板与混凝土墙复合简称无网体体系)。两种体系的施工方法相同,即在浇灌混凝土墙体前,将保温板置于外模内侧,浇灌混凝土完毕后,保温层与墙体有机结合在一起。面层处理:有网体系是在带有钢丝网架一面的聚苯板上抹抗裂泥砂浆找平层。最后做装饰层,该体系适宜做贴面型装饰层(如面砖、瓷砖等)。无网体系是在保温板表面抹聚合物砂浆,压入耐碱型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加强防护面层,该体系适宜做涂料型装饰面层。
第四,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系统,具有抗裂性、抗冲击性、保温性能好、施工方便、操作简单、造价较低等优点,可用于具有保温、隔热和节能要求的民用和工业建筑外墙内保温。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矿棉厂很少,生产能力不足万吨,散棉、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3家,年产8000立方米。产品数量、质量都满足不了要求。
硅酸钙绝热制品国内70年代研制成功,具有抗压强度高,导热系数小,施工方便,可反复使用的特点,在电力系统应用较为广泛。国内大部分普遍为小作坊式生产,之后相继从美国引进四条生产线,工艺技术先进,速溶速甩成纤、干法针刺毡,质量稳定,可耐温800-1250℃。特点:酸度导数2.0以上,耐高温,一般化工管道1000℃多,必须用这种材料。熔温在2000℃左右。
泡沫塑料也是保温材料的一种,它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小孔的塑料制品,它具有导热系数低,加工成型等优点,在建筑上刚开始使用。主要用于包装行业(如冰箱)、地下直埋管道保温、冷库保冷。
主要产品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泡沫塑料,但建筑领域应用存在问题。近年来用于钢丝网夹芯板材,彩色钢板复合夹心板材,虽然有一定限制,但发展较快,随着建筑防火对材料要求越来越严格,对该材料应用提出了新课题。
软瓷保温材料以天然泥土、石粉等无机物为原料,经分类混合、复合改性,在光化异构及曲线温度下成型。抗震、抗裂、耐冻融、抗污自洁等性能都非常优秀。
而专用于建筑墙体的一类保温材料,称为墙体保温材料。根据使用位置可分为:外墙保温材料,内墙保温材料,屋面保温材料;根据保温材料的内在成分可分为: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破袋机构
- 下一篇:纯铜熔炼洁净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