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流感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13838.7 申请日: 2013-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3202868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7
发明(设计)人: 王晶钰;康永祥;江跃德;刘建军;季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28 分类号: A61K36/28;A61P31/16;A61P11/00;A61P37/04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汪人和
地址: 712100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流感 组合 及其 制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防治流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流感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流感(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上个世纪4次大规模的流感病毒袭击了人类,带来深重灾难。进入新世纪后,H5N1人禽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的流感有流行范围广、传播快、周期长、停药后易复发等特点,给防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安全、高效的抗流感药物在医学界备受关注。

迄今为止,全球抵御流感病毒的主要措施仍以接种疫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为主。由于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红细胞凝集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容易发生变异,导致疫苗的预防效果降低。因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仍然是发病人群防控流感的主要选择。我国每年约有8.4亿人需服用抗流感药物,有效的抗流感药物研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抗流感药物有化学药物、中成药、中药等。化学药物(如达菲、金刚烷胺等)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难以控制流感的流行。临床治疗流感的中成药由于配方固定,往往不能像煎剂方药那样表现得灵活多变,随症加减,使得中成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国每年都有季节性流感发生。传统中医药由于采用多种药物配伍而成,具有安全、高效、多靶点、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治疗流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人流感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配伍得当,组方严谨,具有寒热并用,升降协调的功效,安全无毒,可应用于流感的防治。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治流感的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柴胡10~20份,长春七10~15份,一枝蒿10~15份,太羌10~15份。

进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柴胡20份,长春七10~15份,一枝蒿10~15份,太羌10~15份。

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柴胡20份,长春七10~15份,一枝蒿10~12份,太羌12~15份。

更进一步,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柴胡20份,长春七10份,一枝蒿12份,太羌15份。

所述的防治流感的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将柴胡、长春七、一枝蒿和太羌粉碎后先用冷水浸泡2~4h,然后煎煮提取至少30min,过滤所得的煎出液。

一种防治流感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质量份数计,将柴胡10~20份、长春七10~15份、一枝蒿10~15份和太羌10~15份粉碎后,加相当于药材量5~8倍的冷水浸泡1~2h;

2)浸泡结束后,煮沸30~60min,滤过;药渣加3~5倍质量水再次煎煮20~40min,滤过;

3)合并两次煎出液,于水浴上浓缩至浸膏。

所述还以所制备的浸膏作为有效成分,添加辅料制成煎剂、药丸、片剂或胶囊。

所述的防治流感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流感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有抗流感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所述的防治流感的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中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流感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优选出四味秦岭太白山中特色中草药组成以柴胡为君药的抗流感中药方剂。通过动物药效学试验、急性毒理试验和长期毒理试验进行药效学疗效评价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确证该方剂在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特别是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无毒。

本发明受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秦岭林药资源保护及其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资助,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动物体内实验的基础上,研究秦岭太白山中特色中草药各配伍组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最佳药物配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揭示了使用此方剂治疗流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组方中的中草药均来自于我国秦岭山区特色林药,对于发掘秦岭太白山中草药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