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置增强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3922.9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4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铮;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 增强 物理 混合 自动 指示 信道 方法 | ||
1.一种在基站中配置增强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之中设置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
ii.将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告知用户设备,
iii.根据对用户设备的上行传输的调度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指示;
iv.在为该用户设备所配置的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中,将该混合自动重传指示发送给该用户设备,
所述步骤iv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上行传输的资源位置,基于给定算法,计算与混合自动重传指示相关联的编号;
使用偏置值来调整与混合自动重传指示相关联的编号并将该偏置值发送给该用户设备;
在所确定的、与混合自动重传指示相关联的编号所对应的资源位置上发送该混合自动重传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包括,设置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组,该组包括以下至少任一类型组:
-第一类型组,其中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被复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之中的、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公共搜索空间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对中,该多个物理资源块对是连续或离散的;
-第二类型组,其中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被复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之中的、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对中,该多个物理资源块对是连续或离散的;
-第三类型组,其中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被复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之中的、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用户设备特定搜索空间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对中,该多个物理资源块对是连续或离散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为该用户设备设置一个或多个组,且设置多个组时该多个组能够分属于相同或不同类型;
其中所述步骤ii将以下信息告知该用户设备:
-被配置给该用户设备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组的数量;
-每一组所包含的物理资源块对的数量以及位置;
-每一组中的物理资源块对中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所在的资源位置;
或者,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已存于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是使用如下任一种方式:
-资源打孔;
-速率匹配;
以及,当所述复用采用速率匹配方式,且当所述组包括第一类型组时,所述步骤ii在所述用户设备初始接入该基站之前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使用高层信令将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告知该用户设备,所述高层信令包括RRC信令或物理广播信道的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v中,使用天线分集技术来发送该混合自动重传指示,所述天线分集技术包括以下任一项:
-预编码循环;
-空时分组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编号是基于以下任一编号方式:
a.所有用户设备的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集合中的所有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作为整体编号;
b.该用户设备的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集合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作为整体进行编号;
c.该用户设备的同一类型组的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集合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作为整体进行编号;
其中,当该编号是基于所述规则a时,所述步骤iv在发送该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之前还包括:
-将该用户设备的所述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的资源集合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指示的编号通知该用户设备;
当该编号是基于所述规则c时,计算与混合自动重传指示相关联的编号还包括,确定是在哪个类型组的资源集合的资源位置上发送该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且所述步骤iv在发送该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之前还包括:
-将所确定的类型组通知给该用户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9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端口以太网装置中的低成本端口同步方法
- 下一篇:一种D2D的数据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