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酸石油和焦化蜡油混合加氢转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4282.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任文坡;李振宇;杨延翔;李雪静;王红秋;朱庆云;黄格省;李顶杰;曲静波;乔明;王春娇;任静;郑轶丹;朱雅兰;卢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0 | 分类号: | C10G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焦化 蜡油 混合 加氢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酸石油和焦化蜡油混合加氢转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高酸值原油资源非常丰富。原油中的酸性物质以环烷酸最为重要,含量高,约占原油酸性物质的90%。当原油酸值大于0.5mg KOH/g即能引起设备腐蚀。随着原油的不断勘探和开发,含酸原油被不断的发现和开采,这部分原油的加工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高酸值原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辽河、胜利、新疆、渤海等地。该类原油酸值高,对设备及管线腐蚀严重。作为加氢裂化原料将引起加氢裂化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堵塞,致使床层压降升高,严重危害加氢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此外,高酸石油的蜡油馏分比较难裂化,在采用催化加工时,轻油收率偏低,因此炼厂一般通过小比例掺炼的方法加工该类原油。
此外,随着炼油厂原料的重质化、劣质化,延迟焦化装置承担的加工负荷越来越大。通过焦化过程,重质油转化为轻质馏分油如汽油、柴油、蜡油。汽油、柴油馏分经过预处理或调和可以直接作为运输燃料,而焦化蜡油一般不能直接利用,尤其是我国的焦化蜡油一般具有很高的氮含量,这些氮分为碱性氮和非碱性氮。加氢裂化工艺采用的催化剂含有酸性组分。若直接加工焦化蜡油,碱性的氮元素在固体酸活性中心上有很强的吸附活性(非碱性氮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也转化为碱性氮),使酸性催化剂失去一部分活性,催化剂的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酸石油和焦化蜡油混合加氢转化的方法,本方法能改善现有技术不能直接加工含酸石油、焦化蜡油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含酸石油和焦化蜡油混合加氢转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含酸石油与焦化蜡油混合,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接触反应,得到预处理的石油馏分;
(2)步骤(1)所得的石油馏分经过换热后送入常压蒸馏塔,切割分离出石脑油馏分和柴油馏分,得到重质组分;
(3)步骤(2)所得重质组分送入重油加氢反应器与加氢催化剂接触,在加氢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得到产物油气;
(4)步骤(3)所得的产物油气进行冷却,分离为不凝气体和液体产物。不凝气体经过补充压缩后循环回步骤(3)中的加氢反应器。液体产物经过分馏,得到汽油馏分、柴油馏分、蜡油馏分、残渣油;
(5)步骤(4)所得的蜡油馏分送往加氢裂化反应器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得到产物油气;
(6)步骤(5)所得的产物油气进行冷却,分离为不凝气体和液体产物。不凝气体经过补充压缩后循环回步骤(5)中的加氢裂化反应器。液体产物经过分馏,得到汽油馏分、柴油馏分、蜡油馏分、重油馏分;
(7)步骤(6)所得的重油馏分送往步骤(3)中的加氢反应器。
本发明所述含酸石油的酸值为0.5~50mgKOH/g,优选1.0~30mgKOH/g,含酸石油残炭4~40重量%,优选6~30重量%。含酸石油还可以是煤炭直接液化馏分油、煤焦油全馏分、木焦油全馏分等的一种或几种,以及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含酸石油的混合。
本发明所述的焦化蜡油氮含量0.08~7重量%,优选0.1~5重量%,更优选0.15~3重量%。根据海相生油和陆相生油的观点,我国原油通常多属于陆相生油,氮含量高,因此所述的焦化蜡油优选国产原油经过焦化加工所得到的蜡油馏分。所述焦化蜡油的碱性氮含量0.03~3.5重量%,优选0.06~2.5重量%。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焦化加工过程无特殊限制,可以是延迟焦化、流化焦化、灵活焦化。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步骤(1)为含酸石油首先与焦化蜡油混合,在一定反应条件下接触反应,得到预处理的石油馏分。
其中,所述的混合过程可以是含酸石油在送入加热炉之前与焦化蜡油混合均匀,也可以是在含酸石油经过加热炉加热以后的管线中与焦化蜡油混合,还可以是在蒸馏塔上设置加料口,将焦化蜡油直接送入蒸馏塔内。优选在含酸石油送入加热炉之前混合。
所述步骤(1)中的含酸石油与焦化蜡油的比例为(35~95):(5~65)重量%,优选(50~90):(10~50)重量%。
所述步骤(1)中的反应过程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500℃,反应时间0.1~120分钟。优选90~450℃,1~80分钟。更优选120~430℃,2~5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4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