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5749.6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佐知;石田浩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8 | 分类号: | B29C45/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包括向加热缸内供给成型材料的进料器和在该加热缸内沿轴向移动的螺杆。
背景技术
在注射成型机的加热缸上设置有用于供给粒状的成型材料(树脂颗粒等)的料斗。料斗中所蓄积的成型材料供给到由加热缸内的螺杆上所形成的刮板划分的空间,通过螺杆的旋转向加热缸的前方输送。
通常情况下,料斗中所蓄积的成型材料经由加热缸上所形成的树脂供给孔供给到加热缸内。树脂供给孔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从料斗的出口连通到加热缸内的螺杆。供给到料斗内的成型材料通过重力填充到树脂供给孔,并填充到由螺杆的刮板划分的空间。因此,通常情况下,在从料斗到由螺杆的刮板划分的空间之间,成为成型材料因重力而密实地填充的状态。
根据上述的成型材料供给方法,向加热缸内供给的成型材料的量由通过重力填充到由螺杆的刮板划分的空间中的量决定,无法调节成型材料的供给量。
因此,提出了包括能够控制向加热缸内供给的成型材料的供给量的进料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包括该进料器的结构中,将料斗内的成型材料暂时供给到进料缸,通过在进料缸内旋转的进料螺杆使树脂以固定的速度按固定量连续移动,从进料缸的顶端向加热缸的树脂供给孔供给。在加热缸的树脂供给孔不会密实地填充成型材料。即,从进料缸供给的成型材料不滞留在树脂供给孔内地直接下落到加热缸内,通过加热缸内的螺杆直接输送到加热缸的前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0211号公报
但是,这种进料器虽然能够实现树脂的定量供给,但实际上因各种原因而产生供给量的偏差。其原因之一在于,在进料器出口,成型材料逐渐积累,成型材料的块(积累的块)不定期地崩塌。在成型材料这样崩塌时,大量的成型材料一起洒落,因此妨碍成型材料的定量供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成型材料不定期地崩塌的情况的注射成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包括:进料器,向加热缸内供给成型材料;和螺杆,在该加热缸内沿轴向移动,上述注射成型机的特征在于,上述进料器包括:进料缸,具有接受应供给的成型材料的入口侧和向加热缸输送成型材料的出口侧;和进料螺杆,能够旋转地设置在上述进料缸内,在上述进料缸的出口侧,设置有促进成型材料的流动的流动促进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减少成型材料不定期地崩塌的情况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注射装置100的剖视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的进料器10的剖视图。
图3是安息角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例(实施例1)的流动促进机构400的图。
图5是表示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2)的流动促进机构500的图。
图6是表示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3)的流动促进机构600的图。
图7是表示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4)的流动促进机构700的图。
符号说明
10 进料器
12 料斗
14 投入部
16、16A 进料缸
17 送出口
18 引导部
20 进料螺杆
22 进料马达
100 注射装置
102 加热缸
102a 树脂供给孔
104 注射喷嘴
106 螺杆
108 驱动装置
110 刮板
112 槽
200 控制部
400、500、600、700 流动促进机构
402 旋转部件
502 旋转部件
602 振动体
702 整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注射成型机包括合模装置(未图示)及注射装置100。合模装置包括安装有定模的固定压板及安装有动模的可动压板,肘节机构使可动压板前进后退,从而进行模具装置的闭模、合模及开模。另外,模具装置由定模和动模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5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息BOPP模压无缝版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铜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