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交瘤细胞株AFB3G1、其单克隆抗体及半定量化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多检测线免疫层析试纸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5849.9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武;张兆威;张奇;丁小霞;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14;G01N33/577;C12R1/9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瘤 细胞株 afb3g1 单克隆抗体 量化 检测 黄曲霉 毒素 b1 免疫 层析 试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交瘤细胞株AFB3G1、其单克隆抗体及半定量化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多检测线免疫层析试纸条。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分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能引起人畜各种损害的天然有毒化合物。黄曲霉毒素目前已发现20余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最强,它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历史上发生过很多AFB1污染食物链引发的人类中毒事件。奶牛摄入了AFB1污染了的谷物后,经体内代谢后形成另一种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AFM1),AFM1进入牛奶中则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另外,AFB1还能污染多种原料,包括水果、干果、蔬菜、调味品、油料作物、烟草及中草药等,由此可见:AFB1对食物链的污染极其广泛,几乎在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能发现存在。除此,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产品和食品中AFB1的检出率更高,污染更严重,花生、玉米和花生油等粮油食品污染最为严重,同时,AFB1超标而导致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纠纷事件也时常发生,1999年、2000年、2001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花生到岸后,40%以上被欧盟检出黄曲霉毒素总量和AFB1分量超标,遭到退货或被迫转口贸易,致使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蒙受巨大损失,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声誉。因此,加强花生等农产品及制品中AFB1的检测、特别是速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产品中AFB1的污染情况对保障我国食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薄层层析法、精密仪器分析法和免疫学分析法。其中薄层层析法是黄曲霉毒素检测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都可开展,但存在试剂消耗量大、操作繁琐、结果易受干扰、准确性差,不能准确定量,且对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污染危害较大等不足,不适于现场快速检测。精密仪器分析法包括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但所需的仪器设备昂贵,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要求黄曲霉毒素样品纯化程度高,检测过程耗时,对实验环境要求高,难以实现快速检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免疫分析技术克服了前两者的一些缺点,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成本低、对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危害小等优点,适于现场批量检测等。其中基于纳米金的免疫 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适于现场检测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但是,常见的黄曲霉毒素B1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仅有一条检测线,只能对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性检测,且灵敏度较低。所以研究建立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多检测线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从而实现对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高、中、低三个浓度含量的半定量检测,对监控食品和农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高的应用价值。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杂交瘤细胞株AFB3G1、其单克隆抗体及半定量化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多检测线免疫层析试纸条。
本发明提供了杂交瘤细胞株AFB3G1,该细胞株已于2010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015。其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的单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编码基因序列和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编码基因序列。
单克隆抗体,它由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015的杂交瘤细胞株AFB3G1分泌产生。其重链可变区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轻链可变区具有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黄曲霉毒素B1,对黄曲霉毒素B1的50%抑制浓度IC50为0.086n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5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试纸盒及其制备方法
- 杂交瘤细胞株AFB3G1、其单克隆抗体及半定量化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多检测线免疫层析试纸条
- 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核酸适体AFB<sub>1</sub>-01及其应用
- 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核酸适体AFB<sub>1</sub>-04及其应用
- 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核酸适体AFB<sub>1</sub>-22及其应用
- 黄曲霉毒素B<sub>1</sub>的核酸适体AFB<sub>1</sub>-13及其应用
- 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单克隆抗体及酶联免疫方法与试剂盒
- 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生物传感分析仪酶电极及制备方法
- 一株高产黄曲霉毒素的真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