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控千里光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15991.3 申请日: 2013-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3155922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9
发明(设计)人: 王学贵;沈丽淘;张敏;田孟良;杨继芝;蒋素容;蒋春先;王海建;余慧灵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43/40 分类号: A01N43/40;A01N41/06;A01P13/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李玉秋;郝鹏
地址: 625014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千里光 组合 制剂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控杂草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防控千里光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类群的种类划分主要是从门、纲、目、科、属、种的六类进行划分,各类的等级从门开始,逐渐降低,一直到种。种(Species)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其是指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植物类群,同一种的不同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杂交能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种之间的个体杂交,通常不能产生后代或者产生不育后代。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根据亲缘关系把共同性比较多的一些种归纳成属(Genus),再把共同性较多的一些属归纳成科(Familia),如此类推而成目(Order)、纲(C1assis)和门(Divisio)。

千里光属植物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的植物类群,其中文学名为千里光,拉丁名称为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千里光根据所在种植地区的不同,各品种的千里光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包括有峨眉千里光、凉山千里光、异羽千里光、纤花千里光(峨眉山)、糙叶千里光和额河千里光等多类不同的品种。现有大多的研究表明,千里光本身具有毒性,尤其是花和全株部分;有研究表明,千里光普遍含有不饱和吡咯类生物碱,该种化学成分除对于动物和人具有明显的肝脏毒性外,其还可以用于制备杀菌的药品;因此现有对千里光的研究大多为对其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以及生物毒性方面的研究。

虽然千里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现已出现千里光被移植或定植后迅速蔓延的趋势,从而严重影响了牧场或林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导致牧场和林场加速退化、且有爆发性蔓延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千里光作为杂草并进行有效的防控。

现有将千里光作为杂草进行防控的方式主要为采用药剂防控的方式,但现有的药剂中对于防控千里光仍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峨眉千里光是一种菊科(Compositae)千里光属(Senecio)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拉丁学名为Senecio faberii Hemsl,常作为药用植物进行栽培和利用。峨眉千里光现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峨眉千里光这种植物目前已在四川雅安市宝兴地区成功定殖,但由于其定殖的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的生物防控措施,从而导致了其在神木垒原生态风景区迅速蔓延,并且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其还侵入当地的牧场,造成当地牧场加速退化,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且有暴发性蔓延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控千里光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对千里光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从而抑制其生长或者对其进行杀灭,避免其破坏牧场或林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防控千里光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氟磺胺草醚和二氯吡啶酸,所述氟磺胺草醚与二氯吡啶酸的质量比为1:0.15-10。

优选的,所述氟磺胺草醚与二氯吡啶酸的质量比为1:4-8。

优选的,所述氟磺胺草醚与二氯吡啶酸的质量比为1:4。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控千里光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氟磺胺草醚和二氯吡啶酸,所述氟磺胺草醚与二氯吡啶酸的质量比为1:0.15-10。本发明主要采用上述方案即将氟磺胺草醚与二氯吡啶酸混合所得的组合物来对千里光起到防控作用。

本发明所述氟磺胺草醚,其化学名称为5-(2-氯-α,α,α-三氟-对甲苯氧基)-N-甲磺酰基-2-硝基苯甲酰胺,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所述二氯吡啶酸,其化学名称为3,6-二氯吡啶-2-羧酸,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氟磺胺草醚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大豆、花生田苗后除草剂,能有效的防除大豆、花生田阔叶杂草和香附子,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防效;其能被杂草根、叶吸收,使其迅速枯黄死亡;氟磺胺草醚的缺点在于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大量使用会造成农药残留量较多。

二氯吡啶酸是一种内吸传导性的激素类除草剂,对杂草施药后,被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行,迅速传导至整个植株,其杀草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植物核酸的形成,产生过量的核糖核酸,致使根部生长过量,茎及叶生长畸形,养分消耗、从而导致植物死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5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