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传热的绕流子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6252.6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13/12 | 分类号: | F28F1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传热 绕流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传热的绕流子,具体是一种呈螺旋状扭转的薄带。
背景技术
螺旋纽带是一种强化管内传热常见的绕流元件,基本结构为呈螺旋状扭转的实心金属薄带,其强化管内传热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引入旋流、增加流体的流速和流程,从而引起换热系数的提高。传统螺旋纽带在提高传热系数的同时,也造成了比较高的流动阻力损失(压降)。传统螺旋纽带的强化机理,其强化效果、应用场合以及单位阻力损失增加所带来的传热系数的提高都存在较明显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的螺旋纽带应用范围窄、单位阻力增加而传热系数的提高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传热系数、应用范围宽的强化传热的绕流子。
本发明所述的强化传热的绕流子,包括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体上分布若干条形孔,相邻的条形孔之间形成与条形孔走向一致的支撑条;所述的条形孔的走向与带体的走向垂直;所述的带体螺旋扭转形成带有条形孔的螺旋纽带,并与换热管间隙配合。
所述的条形孔沿带体均匀排列。
所述的条形孔为矩形。
所述的带体的宽度、所述的带体的条形孔的宽度、所述的支撑条的宽度、所述的带体形成的螺旋纽带的螺距以及所述的带体的安装长度和安装方式均根据待插入的换热管进行调整。
使用时,首先根据待插入的换热管的情况,预先设定好带体的宽度、带体的条形孔的宽度、支撑条的宽度以及带体形成的螺旋纽带的螺距,然后将经过螺旋扭转后的带体插入换热管中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强化传热效果好、阻力损失小、便于安装和更换;对现有换热器,安装该结构可以在不增加传热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换热量,降低改造成本;对新设计的换热器,安装该结构可以在传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和体积,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在存在污垢的场合,将带体拔出更换时能起到带出污垢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与换热管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强化传热的绕流子,包括带体1,所述的带体1上分布若干条形孔11,相邻的条形孔11之间形成与条形孔11走向一致的支撑条12;所述的条形孔11的走向与带体1的走向垂直;所述的带体1螺旋扭转形成带有条形孔11的螺旋纽带,并与换热管2间隙配合。
所述的条形孔11沿带体均匀排列。
所述的条形孔11为矩形。
所述的带体1的宽度、所述的带体1的条形孔11的宽度、所述的支撑条12的宽度、所述的带体1形成的螺旋纽带的螺距以及所述的带体1的安装长度和安装方式均根据待插入的换热管2进行调整。
使用时,首先根据待插入的换热管2的情况,预先设定好带体1的宽度、带体1的条形孔11的宽度、支撑条12的宽度以及带体1形成的螺旋纽带的螺距,然后将经过螺旋扭转后的带体1插入换热管2中即可。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6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