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6574.0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5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刘勇;杨凯;郑方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卡特朗讯 |
主分类号: | H04W8/00 | 分类号: | H04W8/00;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程延霞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居 发现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到用户移动终端设备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到用户移动终端设备通信系统的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基于邻近位置的无线通信应用和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邻近位置的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到用户移动终端设备(D2D)通信可大大改善空间谱效率(由于通信范围小),并且还可以从直接通信获得一跳增益(由于不需经由基站的转发)。受到这些优点的启发,3GPP近来创建了针对D2D通信的研究项目。D2D通信有望成为未来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关键技术一起有效应对未来移动数据需求的迅猛增长。
在D2D通信中,虽然网络中可能存在大量D2D节点(即用户移动终端设备,UE),每个D2D节点一般仅具有到较小数目的其他节点(被称作邻居)的直接的无线链路。D2D通信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知晓各自的邻居,即每个D2D节点需要发现并识别在其通信范围内的相应邻居,并且还需要被相应的邻居发现和识别,这被称为邻居发现(ND)。
Guo Dongning等人在题为“neighbor discovery for wireless networks via compressive sensing”的文章(下文中简称为“文献1”,可从互联网http://arxiv.org/pdf/1012.1007.pdf获得)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邻居发现方案。文献1中所提出的基于压缩感知的邻居发现方案具有以下缺点:(1)每个节点必须具有关于发现序列矩阵(包括所有节点的序列)的信息,这将占用较大的信令开销;(2)邻居发现复杂度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大而增加,这将带来较大的计算复杂度,尤其在节点数目非常大时;(3)伪随机开-关信号的设计需要频繁的收发(TX/RX)切换,这将使得该方案的实现变得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到用户移动终端设备通信系统的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地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到用户移动终端设备通信系统的邻居发现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eNode B和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处,接收来自于多个eNode B中的相应的eNode B的系统消息,其中系统消息包括用于指示多个邻居发现信道在无线资源中如何配置的配置信息;在每个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处,基于系统消息中的配置信息,从多个邻居发现信道中选择相应的邻居发现信道;在每个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处,在所选择的邻居发现信道上发送相应的信标信号;以及在未选择的邻居发现信道上接收来自于相应的邻居用户移动终端设备的信标信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邻居发现信道可以以由eNode B配置的邻居发现周期进行重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邻居发现周期可包括多个邻居发现子周期,每个邻居发现信道跨越一个邻居发现周期的所有邻居发现子周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邻居发现信道可包括多个邻居发现信道分段,邻居发现信道分段的数目等于一个邻居发现周期内的邻居发现子周期的数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系统消息可进一步包括用户组的数目,用户组的数目是由eNode B根据用户密度与邻居发现信道的数目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的。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设备可基于用户组的数目进行分组,使得每个用户组中的用户移动终端设备能够仅在与相应的用户组对应的邻居发现周期中选择相应的邻居发现信道并且发送信标信号。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所选择的邻居发现信道的预定数目的邻居发现信道分段上发送相应的信标信号;以及在所选择的邻居发现信道的剩余的邻居发现信道分段上接收来自于邻居用户移动终端设备的信标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卡特朗讯,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阿尔卡特朗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6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