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国对虾放流效果评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6619.4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继;孔杰;金显仕;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国 对虾 效果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动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高效、连续、精确地对大规模中国对虾人工放流效果及野生资源量进行精确评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年生大型经济虾类,主要分布在黄渤海沿岸海区,其经济效益显著。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捕捞强度的不断加大,加之生态变迁、水域污染、病害频发以及人工养殖业对野生中国对虾的盲目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中国对虾野生资源量急剧萎缩。为保护、恢复中国对虾种群和渔业资源,我国于1984年开始在特定海区进行中国对虾移植/增殖放流,每年放流约30亿尾仔虾。经过连续多年的大规模种苗放流,中国对虾资源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不过由于无法精确估算回捕群体中放流数量和野生资源本底数量,因而无法科学评估放流群体对野生资源的补充水平,分析野生资源的动态变化并制定科学的放流规划,这是中国对虾放流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衡量和评估放流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放流回捕率估算,这是制定科学的放流规划、有效促进野生中国对虾种群资源恢复的重要指标。但是现有的检测方法由于存在各种缺陷而无法提供精确的回捕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1)回捕样品中无法有效区分放流和野生对虾数量;2)放流个体的物理标记过程操作繁琐、无法大规模进行;3)物理标记对各个体规格要求苛刻、标记后个体死亡率大,影响回捕率准确估算。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技术对放流群体进行大批量标志,以此为中国对虾放流提供精确的回捕 率参数。并且该技术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标志个体携带特有的标识系统,该系统可精确评估野生和人工放流群体的数量;2)携带该标识系统的个体可以大批量培育并维系个体一生,不会对标识个体具有任何内在或物理伤害;3)在放流群体及整个放流过程中,标识个体具备与其它个体相同的生态生活习性,不会比其它个体具备更明显的生存/死亡优势;4)该标识个体可被迅速鉴别并与其它个体区分开来;5)标识个体放流不会破坏或影响野生中国对虾群体资源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国对虾放流效果评估方法,即利用中国对虾同一家系内个体具备相同的特异分子指纹图谱的特点,结合中国对虾大规模家系育苗,将遗传背景一致的家系种苗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放流群体混合作为“内标”进行放流。秋汛回捕时,利用精确高效分子指纹图谱分析,从回捕样品中识别“内标”个体,推算其中放流群体数量和野生个体数量,从而达到精确评估放流回捕率,推算野生群体资源量的目的。
申请人在长期研究中成功生产了具有单一遗传背景、不携带特定病原的中国对虾大规模家系苗种,并建立了中国对虾荧光标记微卫星PCR个体/家系高效精确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中国对虾放流效果评估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将具有特定分子指纹图谱的中国对虾家系按比例添加到放流群体中作为内标群体共同放流
2)在放流地点回捕中国对虾作为样品,通过特定分子指纹图谱确定回捕样品中内标个体的数量;
3)根据步骤2)中的内标个体数量推算出回捕样品中放流群体数量,最终确定中国对虾的放流效果回捕率。
所述的回捕率公式如下:(某地产量/某地所有放流数量)×(回捕样品中放流个体数量/回捕样品数量)%。
所述的特定分子指纹,包括有: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的引物对扩增的片段;
序列为SEQ ID NO:3和SEQ ID NO:4的引物对扩增的片段;
序列为SEQ ID NO:5和SEQ ID NO:6的引物对扩增的片段;
序列为SEQ ID NO:7和SEQ ID NO:8的引物对扩增的片段。
其中内标个体在放流群体中的添加比例为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评估方法可用于大批量的标识用于放流的任意规格中国对虾个体,且标记为个体遗传物质,因而可以维系一生,不会对标记个体造成任何内在或物理损伤。并且在放流群体及整个放流过程中,标识个体具备与其它个体相同的生活生态习性、相同的洄游路线,不会比其它个体具备更明显的生存/死亡优势;本发明方法标识个体可被迅速鉴别并与其它个体区分开来,可以用来对回捕样品中放流、野生群体数量及回捕率进行精确估算;且标识个体放流不会破坏或影响野生中国对虾群体资源结构。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准确的用来评估中国对虾的放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6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WLAN测试运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