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6768.0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枝松幹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血管内治疗的医疗用机械器具之一,已知有用于将气囊或支架等设备引导至病变部的导线。
作为该导线,例如,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对比文件3中公开了一种导线,其是由具有远端部和底端部的芯轴、以及覆盖芯轴的远端部的外周的螺旋体所组成的导线,以远端部(远位部)能够向预定的方向挠曲的方式形成的导线。
并且,导线中,芯轴的远端部侧是导线的远位部,芯轴的底端部侧是导线的近位部。导线的远位部被插入体内,导线的近位部被医师等手术人员操作。
详细而言,对比文件1所述的导线由以下组件形成,即:具有远端部和底端部的芯轴;覆盖远端部的外周的内侧螺旋体;覆盖内侧螺旋体的外周的外侧螺旋体;以及一端与外侧螺旋体的前端结合另一端延伸至芯轴的后端部并以手术人员能够进行拉拽的方式形成的拉拽线。
在该对比文件1的导线中,通过将拉拽线向手这侧拉拽,直线状的导线的远位部形成挠曲。
对比文件2及对比文件3的导线由具有预先挠曲的远端部的芯轴以及沿挠曲覆盖芯轴的远端部的外周的螺旋体所形成,导线的远位部向预定的方向挠曲。
并且,在对比文件4中公开了具有未挠曲的直线状的远位部的导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42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078335号公报册;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491710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027212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对比文件1至3所述的导线与对比文件4所述的具有直线状的远位部的导线不同,具有通过拉拽线的拉拽而能够挠曲的远位部或者预先挠曲过的远位部,能够利用远位部的挠曲来选择血管。
更具体地说,在对比文件1至3所述的导线中,在选择从导线行进的血管的主干管以较缓的钝角分支的分支血管(以下,也称为钝角分支血管)的情况下,减小远位部的挠曲角度而选择钝角分支血管即可。
另外,在选择从导线行进的血管的主干管以近90°的角度或较锐利的锐角分支的分支血管(以下,也称为锐角分支血管)的情况下,增大远位部的挠曲角度选择锐角分支血管即可。
锐角分支血管在脑部、肝脏等的血管处尤其多见。
然而,在以往的导线中存在如下问题:需要结合血管的弯曲变更各种挠曲角度,即使在增大挠曲角度的情况下,也不能说锐角分支血管的选择性就真的变得那么高。
因此,寻求一种不仅钝角分支血管的选择性更高,锐角分支血管的选择性也更高的导线。
本发明的导线包括:具有远端部及底端部的芯轴;以覆盖所述远端部的方式配置的外侧螺旋体;以及配置在所述外侧螺旋体的内侧的内侧螺旋体;其中,所述外侧螺旋体具有以第一角度向第一方向挠曲的第一挠曲部,所述内侧螺旋体具有以第二角度向所述第一方向挠曲的第二挠曲部,所述第二角度比所述第一角度大。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方向是指相对于导线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任一方向(即导线的半径方向)。
另外,第一角度是指,隔着第一挠曲部(22),通过沿着位于前端侧的第一前端区域(21)所引出的假想线(A)与沿着位于后端侧的第一后端区域(23)所引出的假想线(B)交叉而形成的角度中锐角的角度(α)。
第二角度是指,隔着第二挠曲部(32),通过沿着位于前端侧的第二前端区域(31)所引出的假想线(C)与沿着位于后端侧的第二后端区域(33)所引出的假想线(D)交叉而形成的角度中锐角的角度(β)。
这里,所述括号内的标号对应于后述的图1的(b)的标号。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导线中,包括将所述外侧螺旋体与所述内侧螺旋体彼此固定的固定单元,所述内侧螺旋体在向所述第一方向施力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固定单元而固定。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导线中,通过向所述第一方向施力的内侧螺旋体与组装前为直线状的外侧螺旋体接触来形成所述第一挠曲部。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导线中,第二前端区域的中心轴位于比第一前端区域的中心轴更偏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前端区域在所述内侧螺旋体中位于比所述第二挠曲部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所述第一前端区域在所述外侧螺旋体中位于比所述第一挠曲部更靠近前端侧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内侧螺旋体以覆盖所述远端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远端部的中心轴位于从所述第二前端区域的中心轴偏向所述第一前端区域的中心轴的方向的位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未经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6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