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7283.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夏兰;黄军平;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夏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直接 接触 脱气 膜技术 处理 废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本发明可直接用于氨氮废水的处理,具体涉及脱气膜技术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运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运用以及酸吸收法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运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氨氮废水的排放量急剧上升,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来源相对比较广泛:如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合成氨、焦化、石化、制药、食品等工业废水;以及化肥的使用等等均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氨氮废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氨氮废水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国内外的许多专家都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折点氯化法、生物脱氨法等技术。但这些技术中还存在着像:二次污染、成本高、处理周期长、去除率相对较低、资源无法回收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本发明是利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将氨氮废水中的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同时将氨与稀硫酸进行反应回收成高浓度的硫酸铵,直接回用于生产或进行销售,降低运行成本。它具有:能耗低、资源回收、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
1、如何将氨从氨氮废水中分离出来;
2、如何将废水中的氨氮浓度降低到预定值;
3、如何将分离出来的氨制成高浓度的硫酸铵;
4、如何防止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包括氨氮废水池2、前期处理装置15、液碱调节罐17、废水循环池34、废水循环泵45、一级过滤器51、二级过滤器55、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稀酸循环池65、酸循环泵75和酸过滤器79,所述氨氮废水池2与前期处理装置15连接,前期处理装置15和液碱调节罐17与废水循环池34连接,废水循环池34依次通过废水循环泵45、一级过滤器51和二级过滤器55连接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一侧的进口,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一侧的出口连接废水循环池34;稀酸循环池65通过酸循环泵75和酸过滤器79连接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另一侧的进口,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另一侧的出口连接回稀酸循环池65。
所述氨氮废水池2依次通过废水提升泵12和第一流量计14连接前期处理装置15。
所述液碱调节罐17通过加碱泵27连接废水循环池34。
所述废水循环池34上连接有在线PH计32、搅拌器33和温度表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与现有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直接从氨氮废水中分离出游离氨制成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
2、本发明具有能耗比较低、脱氨非常彻底、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
3、本发明无有害的副产品产生、无二次污染;
4、因为氨气和稀硫酸的反应非常彻底,所以本发明废水中的氨氮的去除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一种利用直接接触式脱气膜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装置,包括氨氮废水池2、前期处理装置15、液碱调节罐17、废水循环池34、废水循环泵45、一级过滤器51、二级过滤器55、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稀酸循环池65、酸循环泵75和酸过滤器79,所述氨氮废水池2与前期处理装置15连接,前期处理装置15和液碱调节罐17与废水循环池34连接,废水循环池34依次通过废水循环泵45、一级过滤器51和二级过滤器55连接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一侧的进口,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一侧的出口连接废水循环池34;稀酸循环池65通过酸循环泵75和酸过滤器79连接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另一侧的进口,直接接触式脱气膜装置61的膜的另一侧的出口连接回稀酸循环池65。
氨氮废水池2依次通过废水提升泵12和第一流量计14连接前期处理装置15。
液碱调节罐17通过加碱泵27连接废水循环池34。
废水循环池34上连接有在线PH计32、搅拌器33和温度表35。
废水循环泵45和一级过滤器51之间连接有温度表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夏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夏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