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底清理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7373.2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E21B21/14 | 分类号: | E21B2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8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挖钻孔底部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的桩孔由传统的人工挖掘逐步改为旋挖机掘进作业。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并且建筑楼层的高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楼层地基所用的桩孔越来越深。采用旋挖钻孔不可避免地会在桩底形成石块、泥团、渣灰、尘土等杂物,这些沉渣杂物无法进行清理作业,往往未经清理便直接浇筑混凝土,这样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容易导致楼层整体下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对桩底进行清理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桩底清理器,壳体(1)为上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在壳体(1)的顶部装有至少一台抽风机(2),该抽风机(2)的叶轮轴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在抽风机(2)的出风口接有出风管(3),而抽风机(2)的进风口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在所述壳体(1)的周侧壁上接有吸气管(4),该吸气管(4)与壳体(1)的内部连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吸气管上连接吸灰管,桩底有多深,吸灰管就接多长。将吸灰管放入桩孔中,使吸灰管直接伸到桩底。开启电源,使电机运转,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抽风机的叶轮轴旋转,使壳体内空气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管流出,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壳体的内部形成负压,即可通过吸气管及吸灰管将桩底的石块、泥团、渣灰、尘土等杂物吸入壳体内,从而实现对桩底的清理。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桩底部沉渣无法清理的问题,即使拳头大的石块、泥团也能被吸上,清理效果显著、彻底,对于灰尘等的清理尤其明显,特别适用于干桩。本发明确保了桩底清洁后再浇筑混凝土,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有效避免了楼层整体下沉。
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装有四台抽风机(2),这四台抽风机(2)按矩形分布。以上结构可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抽风机的数目,可以满足不同场合桩底的清理要求,适用范围更广泛。
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筛网(5),该筛网(5)由钢板制成,且筛网(5)高于吸气管(4)。筛网将较大的石块、泥团挡下,使之落入壳体底部,这样避免了石块、泥团进入抽风机而造成的抽风机损坏;筛网为钢质结构,强度可靠,即使受石块、泥团撞击也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在所述抽风机(2)出风口的下方设有隔灰罩(6),该隔灰罩(6)倒扣安装于壳体(1)的内顶壁。隔灰罩采用滤网结构,以过滤较细的渣灰、尘土,以防止它们通过进风口进入抽风机内部,从而确保了抽风机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在所述壳体(1)的周侧壁上开有排灰口,该排灰口处装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排灰门(7)。当壳体内吸入的桩底沉渣较多时,可打开排灰门进行清除,既方便又快捷。
所述吸气管(4)为横段在上竖段在下的“L”形,在吸气管(4)竖段的底部设置有法兰盘(8)。以上结构能够方便吸气管与吸灰管连接,并通过法兰盘能够确保它们连接牢靠。
为了方便选材,确保结构强度,并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壳体(1)钢制为圆筒结构。
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机脚(9)。壳体采用机脚支撑定位,稳定性好,可以放置在桩孔孔口旁的不同地方使用。
在所述壳体(1)上部的周侧壁上开有窗口,该窗口中装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应的小门(11)。打开小门,可便于取出隔灰罩,以进行维护、清理或更换。
在所述出风管(3)的出口旁边设有喷嘴(12),该喷嘴(12)装在喷水管(13)上。喷嘴向出风管的出口进行喷淋,以避免灰尘飞扬而污染环境。
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14),该隔板(14)倾斜设置,隔板(14)的低端靠近排灰门(7)的底部,隔板(14)的高端与吸气管(4)同侧;隔板使吸入壳体内的沉渣尽可能靠向排灰门一侧,以便于打开排灰门进行清理。在所述壳体(1)下端的周侧壁上设有工具箱门(15),该工具箱门(15)位于隔板(14)高端的正下方。壳体内部位于隔板下方的空间形成工具箱,以便于放置工具等物件,并且通过工具箱门拿取非常方便。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各种旋挖桩孔孔底的沉渣清理,并且清理干净、彻底,具有结构简单,构造合理,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安全性好等特点,能有效确保工程质量,避免楼层发生整体下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润滑的自由活塞式发动机
- 下一篇:用于玻璃门的自动归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