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7771.4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勋;梁迎彬;焦启飞;孟婧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3/06 | 分类号: | F03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桨距 垂直 风力机 | ||
技术领域
一种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涉及垂直轴风力机风轮结构,属于风力发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叶片是垂直轴风力机关键部件之一,叶片负责风能的汲取和机械能的转化。由于叶片承受离心载荷和弯矩以及脉动风载的综合作用,传统的悬臂式叶片安装方式使得叶片根部很单薄,叶片连接部位应力集中严重,叶片根部断裂成为叶片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采用安全、可靠性高的叶片安装方式是保证叶片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叶片颤振的有效措施。两端支撑方式被认为是可以有效改善叶片受力状态的安装方式,叶片的振动特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定桨距垂直轴风力机,由于叶片只有绕风轮旋转中心的公转运动,叶片支撑杆可以直接与叶片连接;但是对于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叶片除了绕风轮旋转中心的公转运动外,还有绕自身转轴的转动,这对叶片的两端支撑方式带来一定的实施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了一种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叶片的两端借助上、下两个挡流板非刚性地插接并用拉索拉紧成一个叶片组件;叶片组件的两端再分别借助上下旋转轴和轴承安装于双悬臂框架的两个外伸臂之间,变桨距驱动装置与在叶片组件下端相连,实现叶片的变桨距控制;而整个双悬臂框架借助两根斜拉支撑杆与旋转主轴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便于风力机风轮结构的重组,降低设计成本;便于叶片的安装与维护,也改善叶片展向气动力分布和叶片端部横向流动。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包括旋转主轴、支撑杆、双悬臂框架、挡流板、轴承座、拉索、拉紧螺栓、叶片和变桨驱动装置等零部件并按下述方式组合:
两个L型弯杆与I型连接杆借助法兰盘和螺栓连接成双悬臂框架;两根斜拉支撑杆的一端借助法兰盘和螺栓与旋转主轴固接,而另一端借助销轴与双悬臂框架的立杆铰接。当环境或者用户要求风力机发电容量改变时,可以通过调节斜拉支撑杆和I型连接杆的长度,实现风轮半径和叶片安装长度的变化。挡流板是由一块加工有安装孔和拉紧螺栓孔的平板和焊于其一侧的翼型围板构成,其中翼型围板内壁与叶片横断面翼型相吻合,并允许叶片端部插入;叶片两端分别插装在上、下两块挡流板之间;穿过叶片内腔的拉索两端与穿过挡流板平板上拉紧螺栓孔的拉紧螺栓连接,并在旋紧拉紧螺栓的情况下将叶片、上下挡流板拉紧成一体,构成一个叶片安装组件。
沿所述的叶片安装组件的纵向、借助两个端部挡流板平板上的安装孔和螺栓分别同轴线地固装上下轴承座的旋转件和旋转轴,而上下轴承座的固定件与双悬臂框架外伸段端部内侧固连,以确保沿叶片安装组件在所述的双悬臂框架内自由旋转。上轴承座采用调心球轴承,下轴承座则使用深沟球轴承或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主要承受叶片的重力,而调心球轴承允许叶片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同时允许叶片存在一定的安装误差。所述的变桨距驱动装置中的伺服电机安装于双悬臂框架下外伸段端部的外侧,其转轴穿过所述端部的通孔与叶片安装组件下端的所述旋转轴键连接,实现叶片桨距角的实时控制;采用直驱形式可以降低变桨距驱动装置的复杂程度;伺服电机19外面加装保护罩,起到防水、防尘和其它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弯头防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阿齐沙坦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