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状土柱和根系采掘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7903.3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林;杨新民;房全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状 根系 采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学研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原状土柱和根系采掘器。
背景技术
按照取土方式的不同,土钻有3种类型:直压式、螺旋式和锤击式。采用螺旋式和锤击式取土,会造成土壤扰动,不能得到理想的原状土壤样品。杨学明和贾书刚公开了一种直压式手动原状土取土钻(CN2132177A),采用直压式取原状土,解决了取土过程中土壤对土钻的阻力问题,但当土钻的直径较大时,直压手动的取土方式很难将土钻压入土壤中,同时也无法对植物根系进行取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不会造成土壤扰动的原状土柱和根系采掘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一种原状土柱和根系采掘器,由支撑系统、钻取系统和升降系统构成。
支撑系统包括3个支杆,3个支脚,3个地矛,3根拉线,1个拉环。
钻取系统包括钻头5和3个连杆。
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杆10、底盘7、升降轴92、轴承91、旋转杆93、加长杆94。
3个支杆呈正三角锥形支撑,在3个支杆的底端分别装有3个支脚,每个支脚两侧有孔,地矛分别从支脚外侧孔插入土壤中固定采掘器;3个拉线分别连接在支脚内侧孔上,并与拉环44连接。每个支杆的顶端固定在轴承91上,轴承91内装有升降轴92,升降轴92可以在轴承91内自由旋转,形成轴承结构;升降轴92内装有升降杆10,升降轴92与升降杆10之间由螺纹咬合;升降轴92上固定有旋转杆93,并附带与旋转杆93配套的加长杆94。升降杆10的底端固定有底盘7,钻头5通过螺丝8固定在底盘7上,钻头5正对拉环44,并且拉环44直径大于钻头5。连杆分别从支杆上预设的孔中穿过,再分别穿过底盘7上的套环,垂直插入土壤中。
所述底盘7由盘面70和3个套环构成,套环均匀分布在盘面70的外侧,盘面70上打有底盘小孔74,中心是与升降杆10之间的固定点75。
所述钻头5由土钻55和焊接在顶部的连接片51构成,在连接片51上打有与底盘小孔74对应的钻头小孔52,螺丝8穿过底盘小孔74与钻头小孔52将钻头5固定在底盘7上;土钻55由钢管从中间纵向切开后,接缝处焊接合页53,靠销子54连接而成。
使用该采掘器时,确定采掘点后,按照上述方案安装采掘器,使采掘点位于拉环44内。转动旋转杆93,由于连杆61、62、63的固定作用,使得升降杆10不会随旋转杆93转动,而是逐渐下降,并带动钻头5通过拉环44钻入土壤中,继续转动旋转杆93,直至钻头5进入土壤的深度达到预期目标。上述过程中如果感觉费力可以用加长杆94。然后反方向转动旋转杆93,使土钻55从土壤中拉出,拧开螺丝8,取下钻头5,拔出销子54,打开土钻55,取出土柱进行分析。钻头固定在升降杆底盘上,通过转动旋转杆将钻头压入土壤进行采掘。钻头设计为可以打开的两半结构,使钻头采掘出来的土柱可以完整的取出。该原状土柱和根系采掘器可以把土柱完整的采掘出来,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也无需挖掘土壤剖面,省时省力,破坏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盘7的俯视图;
图3是钻头5的俯视图;
图4是钻头5的侧视图。
图中: 11、12、13为支杆, 21、22、23为支脚, 31、32、33为地矛, 41、42、43为拉线, 44为拉环, 5为钻头,51为连接片,52为钻头小孔,53为合页,54为销子,55为土钻, 61、62、63为连杆,7为底盘,70为盘面,71、72、73为套环,74为底盘小孔,75为固定点,8为螺丝, 91为轴承、92为升降轴、93为旋转杆、94为加长杆、10为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状土柱和根系采掘器,由支撑系统、钻取系统和升降系统构成,如图1-4所示。
支撑系统包括支杆11、12、13,支脚21、22、23,地矛31、32、33,拉线41、42、43,拉环44。
钻取系统包括钻头5和连杆61、62、63。
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杆10、底盘7、升降轴92、轴承91、旋转杆93、加长杆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