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动力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8034.6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万文安;程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83;H01M4/1391;H01M4/13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 动力电池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动力电池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能动力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问题对人类威胁越来越严重。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选择。而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需要更高的容量、比能量、高功率、高安全、长寿命。目前市场的电池有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又分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由于以上电池容量小、比能量低、功率低、安全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要使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应用得更为广泛,必须提高动力电池的容量、比能量、功率、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能动力电池及其制作方法,在于克服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电池时电压低、比能量小、放电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和安全性差、电池结构能不稳定。
本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动力电池,包括多个正极、多个负极、多个隔膜、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电池壳体,其中,正极、负极以及正负极之间的隔膜组成电芯,电芯采用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隔膜、负极、第二隔膜、正极相连的叠片式结构,包括:
正极由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和正极集流体组成,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组分和含量(重量百分比)为:20%~25%的锰酸锂,余量为镍钴锰酸锂;
负极由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负极集流体组成,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含量(重量百分比)为87%~90%的石墨烯。
在本发明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中,所述的正极采用的粘结剂、导电剂和正极集流体具体为:所述的粘结剂采用聚偏氟乙烯;导电剂采用导电炭黑、导电石墨、鳞片石墨、纳米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正极集流体采用铝箔。
在本发明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中,所述的正极的组分以及重量百分比为:
镍钴锰酸锂 58%~70%;
锰酸锂 20%~25%;
纳米碳管 1%~3%;
导电炭黑 1%~3%;
鳞片石墨 0%~2%;
聚偏氟乙烯 2%~4%;
余量为铝箔。
在本发明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中,所述的负极采用的石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和负极集流体具体为:石墨采用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或硬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剂采用导电碳黑、纳米碳管中的一种或两种;增稠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采用丁苯橡胶;负极集流体采用铜箔;
在本发明所述的高能动力电池中,所述的负极的组分以及重量百分比为:
石墨烯 87%~90%;
导电碳黑 1%~3%;
纳米碳管 1%~3%;
丁苯橡胶 3%~5%;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
余量为铜箔。
本发明公开了上述的高能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
S1.将2wt%~4wt%的聚偏氟乙烯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中,在有循环水冷却的条件下进行真空搅拌4~5小时,然后加入混合均匀的20wt%~25wt%的锰酸锂、58wt~70wt%的镍钴锰酸锂和导电剂的混合物,加完料搅拌5~6小时,得到的浆料过150目筛1~2次;其中,导电剂的配比为:1wt%~3wt%的导电炭黑或0wt%~2wt%的鳞片石墨或1wt%~3wt%的纳米碳管或它们三种的混合物;
S2.将0wt%~2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4~5小时,随后加入0wt%~2wt%的导电炭黑及0wt%~2wt%的纳米碳管搅拌1~2小时,获得浆料,浆料过胶体磨以使导电炭黑及纳米碳管得到完全分散,再加入87%~90%的负极材料搅拌10~12小时,随后加入3wt%~5wt%的丁苯橡胶搅拌1~2小时,得到的浆料过150目筛1~2次;负极材料为石墨烯;
S3.使用基材厚度为16~24um铝箔进行正极涂布,负极使用基材厚度为7~13μm的铜箔进行负极涂布;
S4.将涂布完的膜片卷料放入烘箱85度真空烘烤4小时,除去水份;
S5.辊压极片,将辊压好的极片进行横切和分切出需要的尺寸;
S6.将极片在真空下进行85度烘烤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普益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碳纤维加热布
- 下一篇:降低CPU能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