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8387.6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华;胡国青;吴玉光;刘春秀;魏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方式 识别 技术 电网 智能 调度 系统 方法 | ||
1.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用于采集电网一次系统数据的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网模型数据库;
用于完成电网操作方案的形成、修改,自动读取IEC61970标准电网数据库的方案形成模块;
用于为实时运行模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平台的电网操作模型数据模块;
用于实时接收SCADA/EMS数据,根据操作方案的要求,对电网状态进行监测的实时操作模块;
用于监测电网一次系统,保存电网实时运行数据的SCADA/EMS实时运行系统;
用于作为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网模型数据库与SCADA/EMS实时运行系统的采集与监测对象的电网一次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方案形成模块还用于获取电网当前的设备信息与拓扑信息,生成序列操作、“备自投”、电网调度过程的操作方案,保存于数据库中;同时,还随时调取已保存的操作方案,进行编辑、修改、删除;
所述“备自投”适用的电网运行方式为:两个电源通过T接线向一个负荷供电,一个电源运行,一个电源备用,并且没有其他电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网操作模型数据模块包括:
用于为序列操作方案提供电网信息数据的序列操作方案库单元;
用于为备自投方案备提供电网信息数据自投方案库单元;
用于采集电网一次设备数据与电网设备拓扑连接信息的电网一次设备数据与电网设备拓扑连接信息单元;
用于对应电网一次设备数据与电网设备拓扑连接信息单元与EMS采集的遥测与遥信数据单元信息的对应表单元;
用于采集EMS的遥测与遥信数据的EMS采集的遥测与遥信数据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实时操作模块监测到满足操作条件时,进入调度操作程序,调取数据库中的电网操作模型数据,对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
5.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包括:
用于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网模型数据库采集电网一次系统数据的步骤;
用于完成电网操作方案的形成、修改,自动读取IEC61970标准电网数据库的方案形成模块的步骤;
用于对电网调度中常见的序列操作、“备自投”、电网调度过程的操作条件、操作过程、操作对象的总结,形成完整的操作方案,以电网操作模型数据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步骤;
用于实时接收SCADA/EMS数据,根据操作方案的要求,对电网状态进行监测的实时操作模块的步骤;
用于检测电网一次系统的运行状况的SCADA/EMS实时运行系统的步骤;
用于为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网模型数据库与SCADA/EMS实时运行系统的采集与监测对象的电网一次系统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案形成模块的步骤包括:
读取XML数据,建立电网静态模型的步骤;
读取XML开关状态数据建立电网动态模型的步骤;
建立或搜索、检查开关设备与遥测、遥信数据的关联关系的步骤;
搜索并建立序列操作方案库的步骤;
搜索并建立备自投方案库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序列操作方案库的建立步骤包括:
搜索符合序列操作条件的变电站,进入序列操作方案库的步骤;
分别确定变电站中的电源侧、负荷侧的开关、刀闸及其关联的遥信、遥测量的步骤;
分别确定电源侧与各负荷侧的接线方式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方式识别技术的电网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备自投方案库的建立步骤包括:
搜索符合备自投操作条件的T结点,进入备自投操作方案库的步骤;
分别确定T结点的电源侧、负荷侧变电站、开关、刀闸及其关联遥信、遥测量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德州供电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德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3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