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镁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8555.1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松;张萍;李惠琴;游美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5/12 | 分类号: | C01F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镁 多孔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氧化镁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一定量的分子量为6000的PEG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的MgSO4·7H2O,室温下搅拌,然后一边搅拌一边缓慢滴加适量的沉淀剂NaOH溶液,得到混合溶液;其中,按摩尔比,MgSO4:PEG:NaOH=x∶y∶z,1.85≤x≤2.05,0.01≤y≤0.02,0.85≤z≤1.05;混合溶液中MgSO4·7H2O的浓度为1.5~2mol/L;
2)将上述混合溶液水热处理10~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陈化12~15小时后经过滤、洗涤、80~100℃干燥得到前驱体碱式硫酸镁纤维;
3)将前驱体碱式硫酸镁纤维进行分段分解与焙烧,得到多孔氧化镁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镁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热处理的工艺为: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内,填充度为80%,将密封后的反应釜置于箱式电阻炉中于150~160℃温度下进行水热处理10~1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镁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x=2,y=0.01,z=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镁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按摩尔比,MgSO4:PEG:NaOH=2.05∶0.02∶1.05,混合溶液中MgSO4·7H2O的浓度为1.5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镁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先以3~5℃/min速率升温至250~300℃使之失去少量吸附水和全部结晶水,再以0.5~1℃/min升至450~500℃使之失去5个羟基水,最后在800~1000℃下煅烧0.5~1小时释放出S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5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