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盖有扩散膜层的导光体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8621.5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番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1/11;G02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扩散 导光体 | ||
1.一种覆盖有扩散膜层的导光体,它包含透明实心几何体(1)和光学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为扩散膜层(9),所述透明实心几何体(1)为PMMA材料制成的厚度>1mm的多面体、其中光源6配置在直下式结构多面体的入射面(3),直下式结构多面体的出光面,覆盖的是扩散膜层(9),其余直下式结构多面体的外表面为反射面(5);其中,选择光扩散剂按0.1%~5%的重量比分散于透明的环氧树脂或透明的硅树脂母体中形成聚合物的固态光学介质厚膜层,其膜层厚度在1mm~5mm、雾度>80%、扩散率>0.6、透光率>80%;或是将荧光粉按重量比5%~30%分散于光学透明环氧树脂或光学透明硅树脂母体中形成聚合物的固态光学介质厚膜层,其膜层厚度在0.1mm~3mm、荧光粉的中心粒径D50是8μm到20μm;或是将粒径大于0.78μm的二氧化硅或轻质硫酸钡,按1%~5%重量比分散于光学透明的环氧树脂或光学透明的硅树脂母体形成聚合物的固态光学介质厚膜层,其膜层厚度在1mm~3mm;用溶胶-凝胶法覆盖在出光面(4)上,在低于60°C的温度下经过固化形成聚合物的固态光学介质厚膜层,其膜层厚度在0.1mm~3mm;作为所述的扩散膜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盖有扩散膜层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面(3)覆盖低折射率膜层(7),所述低折射率膜层(7)是折射率小于透明实心几何体材料折射率的入射膜,其膜层光学厚度是126nm的奇数倍到139nm的奇数倍;或是MgF2、ZrO2、CeF3,膜的光学厚度分别为126nm到139nm、253nm到277nm、126nm到139nm的三层宽带增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盖有扩散膜层的导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5)覆盖反射膜层(11),所述反射膜层(11)是每层光学厚度均为126nm~139nm的高、低折射率交替的介质材料多层反射膜;或是棱镜反射膜;或是嵌入在反射面(5)内的反射率大于90%的反射膜片;或是粘贴在反射面(5)上的反射率大于90%的反射膜片。
4.一种覆盖有扩散膜层的导光体的制作方法,它是由导光体材料的选择、透明实心几何体(1)形状的加工、光学膜层(2)材料的配置、光学膜层(2)生成四道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工艺按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选用符合透光率,雾度,光吸收率要求的导光体材料,测出导光体材料的拆射率;
第二步:再将导光体材料制成需要的各种几何形状的透明实心几何体(1),所述的实心几何体(1),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入射面(3),至少有一个外表面是出光面(4);
第三步:根据光源(6)配置的位置不同,将导光体的外表面配置相应的扩散膜层(9);
第四步:将配置成的光学膜层材料,用溶胶-凝胶法覆盖在实心几何体的出光面(4)上,在低于60°C的温度下经过固化,形成厚度大于0.05mm的固态光学介质厚膜层覆盖在导光体的外表面,覆盖时必须注意将实心几何体1的其他外表面给予掩蔽;
扩散膜层(9)是采用粒径大于0.78μm折射率1.61的高纯度二氧化硅粉末光扩散剂,添加到折射率1.544的透明环氧树脂中,在膜层厚度为3mm时,使用比例1%-2%,然后混合搅拌分散于光学透明的环氧树脂或光学透明的硅树脂母体中;或者选择光扩散剂按0.1%~5%的重量比分散于透明的环氧树脂或透明的硅树脂母体中;或是将荧光粉按重量比5%~30%分散于光学透明环氧树脂或光学透明硅树脂母体中其膜层厚度在0.1mm~3mm、荧光粉的中心粒径D50是8μm到20μm;或是将粒径大于0.78μm的二氧化硅或轻质硫酸钡,按1%~5%重量比分散于光学透明的环氧树脂或光学透明的硅树脂母体。
所述的光学膜层(2)覆盖在厚度>1mm的透明实心几何体(1)外表面;
所述透明实心几何体(1)外表面上,至少含有一层亚微米或纳米颗粒的介质膜材料光学膜层(2),膜层厚度在91n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番,未经吴明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6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