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币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18862.X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华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40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 ||
(一)信息币发明的技术领域
信息币的应用技术领域,是通信网络技术领域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科学方法领域。是属于广播电视网、电信电话网和互联网这三网融合所形成的新型互联网技术系统领域与人们的商业行为、消费行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信息化运作新的方法技术系统,是一种新的人们社会行为科学方法技术,它包括网站机房、主枢纽服务器系统、独特的各种相关软件系统、通信系统,宽带技术、无线技术、集成电路、信息加工处理技术、大众传媒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等,多种技术系统的有机整合与再开发运用,是各种新型网络技术有机统一的集大成者,是各种新型电子信息技术系统的复合整体,它包括产生、运作和管理一般等价信码的一整套技术系统工艺流程,等等。这一整套技术系统工艺流程与人们的商业行为、消费行为等社会行为相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就是实现信息币运作的技术手段。说得完整一点,就是通信网络领域和经济文化领域。
(二)信息币发明的技术背景
信息币应用的技术背景,就是全球的互联网已经走向大规模集成状态,网络硬件技术,软件数据处理技术不断提高。玩电脑已经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各种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贮存、上网发布的工艺流程,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等等,这一切给信息币的应用,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基础。目前,在中国,固定电话已经有四亿多部,移动手机已经达到九亿多部,世界各国的通讯事业日新月异,加上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互相支持,给信息币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特别是3G和4G技术的应用,与新型互联网的融合,已经进入到世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或叫无线互联网的时代,为信息币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技术支撑。互联网上的信息互动文化蓬勃发展,广播电视网与新型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又扩大了现代信息文化资源市场的规模;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风起云涌,为信息币这个新技术的充分实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了现代新型文盲的标准,就是“不会看地图,不会玩电脑。”所以,信息时代是在牵着人们的鼻子走路了。你不愿意进入信息时代,你就是“新型文盲”。世界上好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全民学电脑、全民上网的热潮,有钱的人们买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没钱的人们去网吧上网;上网冲浪的时代潮流,推动着信息币的产生和应用。目前,中国拥有网民或潜网民九亿多人,世界上拥有网民或潜网民四十多亿人,并且,很多潜网民时刻准备着上互联网,为信息币的应用培育起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土壤。广大新兴人类使用电脑的蓬勃朝气,手机上网的普及,对于信息币的应用,切实可行;开发信息街道事业,实施信息币运作的新的科学方法,发展信息币经济,开创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建设人类信息社会。
(三)信息币发明的内容
1、信息币的产生
《信息币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伴随生产关系的变革进步,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从物流市场走到了金融市场。而今,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电子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加工处理技术和大众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电话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型互联网,筑起了一个强大的新兴市场,叫做信息文化资源市场,准确的说,应该叫做现代信息文化资源市场。从此,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出现了物流市场、金融市场、信息文化资源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华,未经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