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致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8934.0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柱;刘庆淼;陈明海;黄韶炯;宋吉龙;李少雄;宗玉峰;郭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3/00 | 分类号: | F24J3/00;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致热装置,尤其是一种液体搅拌式风力致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我国已探明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882亿吨标煤,按当前的消费水平推算,以上三项化石能源将在本世纪内消耗殆尽。化石能源不仅不可持续,大量的使用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加快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风能资源,是化石能源的替代品之一。
风能可以用于发电,但其投资成本较高,制造精度要求高,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而在一些场合只需要品质不是很高的热能,风能直接转换成热能具有较强的优势,其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小、寿命长、运行成本低、能量转换效率高、风能热能转换匹配性好等优点。例如温室加温、室内取暖、养鱼池升温等,特别是对于多风边远地区,效果更是显著。液体搅拌式风力致热装置是一种通过搅拌液体工作介质,利用固体与液体以及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作用,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所述搅拌式致热装置,主要由搅拌桶(1)、搅拌轴(2)、转动圆盘(3)、固定圆盘(4)、紧固螺栓(5)、深沟球轴承(6)、平键(7)、固定螺栓(8)、液体介质(9)、桶盖(10)、圆柱滚子轴承(11)、轴用弹性挡圈(12)、回流小孔(13)、拨板(14)组成。所述风力搅拌式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搅拌桶(1)内,搅拌轴(2)通过深沟球轴承(6)、圆柱滚子轴承(11)和轴用弹性挡圈(12)支撑和固定。三组转动圆盘(3)和三组固定圆盘(4)相间安装,搅拌轴(2)通过平键(7)带动三组转动圆盘(3)旋转,搅动液体介质(9)旋转。三组固定圆盘(4),通过三根紧固螺栓(5)连接在一起,通过三根固定螺栓(8)与搅拌桶连接在一起。
所述搅拌式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三组固定圆盘(4)将搅拌桶(1)分成相对封闭的四组空间,固定圆盘(4)与搅拌桶(1)之间留有缝隙。
所述搅拌式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圆盘(4)上设有回流小孔(13),油液可以流回。
附图说明
搅拌桶(1)、搅拌轴(2)、转动圆盘(3)、固定圆盘(4)、紧固螺栓(5)、深沟球轴承(6)、平键(7)、固定螺栓(8)、液体介质(9)、桶盖(10)、圆柱滚子轴承(11)、轴 用弹性挡圈(12)、回流小孔(13)、拨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所述风力搅拌式致热系统,如附图1、2、3所示,在风力作用下工作时,搅拌轴(2)通过平键(7)带动转动圆盘(3)转动,由于固定圆盘(4)通过紧固螺栓(5)和固定螺栓(8)与搅拌桶(1)连接,处于静止状态,液体介质(9)在转动圆盘(3)上拨板(14)的作用下形成流动,由此液体介质(9)之间以及与固定物之间产生相互摩擦,将机械能就转化为液体介质的热能。由于三组固定圆盘(4)将液体介质区间分为三组相对封闭的空间,在转动圆盘(3)的旋转拨动作用下,会对液体介质(9)产生压力,特别是在靠近桶壁的外侧,由于线速度更大,液体介质(9)产生的压力会更高,高压的液体介质(9)会从固定圆盘(4)和搅拌桶壁之间的缝隙中被挤出,将动能转换为热能,而被挤出的液体介质又会通过固定圆盘(4)上的回流小孔(13)流回。循环往复,不断地将风机传入的动能转化为致热系统的热能。
由上述所知,通过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将风能转化为液体介质的热能,制热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8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排放的金属非金属表面除油清洗剂
- 下一篇:标签创建装置和馈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