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ETCONF的ForCES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0235.X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金蓉;王伟明;董黎刚;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etconf forces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远程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ETCONF的ForCES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互联网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安全性上。另外,由于基于IP协议,现有互联网的核心架构很难被改变,所有新的功能与开发只能禁锢于现存的体系架构上。所以,当前的互联网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持安全、可靠性、内容分发、移动性等新兴需求。因此,国际上达成共识,要重新设计并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架构来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出现不久的新一代网络体系架构,目前已经迅速成为研究热点。SDN采用应用层、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开放接口方法和虚拟化技术,既能实现对众多网络设备集中统一而又高度灵活的控制,又支持各种新业务的高效和低成本部署。
ForCES是一种可以实现SDN的强有力的竞争技术,ForCES把转发件(Forwarding Element,FE)和控制件(Control Element,CE)分离,并制定ForCES协议用于转发件和控制件之间的通信,ForCES技术应用于SDN环境时,需要为CE和FE的配置管理寻求一种既标准又高效的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以本地命令行接口CLI的方式,该方式简便易行,使得设备管理切实有效。但是其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者必须身处机房,受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消耗了大量的人力。
通过Telnet远程登录受管设备进行配置管理,解决了本地管理的局限性,但是Telnet同样有着不足。首先,Telnet本身没有安全保证。其次,Telnet只提供了一种传送命令的方式,并不包含管理信息的统一抽象描述,无法适应多厂商异构网络环境。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是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管理的工业标准。SNMP采用管理信息结构(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MI)定义标准的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IB),能适应多厂商异构网络环境。但是,SNMP存在先天性的配置管理缺陷,具体表现在实际开放的可写的MIB并不多,SNMP的非连接特性、以及并非基于会话的特点,限制了其配置管理的效率,另外,最广泛应用的SNMPv2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NETCONF是一种针对SNMP配置管理方面的先天不足而设计产生的新一代网络管理协议。NETCONF 是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的网络配置协议,因而所有NETCONF的配置数据和协议消息均用XML表示。另外,由于它是W3C提出的国际标准,因而受到广大软件提供商的支持。
YANG是一种抽象描述语言,YANG语言的功能强大、可读性好、信息完整、可扩展性较强,它不仅可以将数据以树型结构进行数据建模,以模块作为基本数据单元,而且还定义了内置的数据类型和派生类型的派生方法。另外,作为新兴的数据建模语言,YANG向下很好地兼容了SMIv2,被业界认为是最适合NETCONF的数据建模语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CLI、Telnet和SNMP方法进行配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NETCONF的ForCES配置方法,以适应ForCES向SDN扩展时面临的远程配置管理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ForCES的控制件(Control Element,CE)和转发件(Forwarding Element,FE)的本地配置文件所描述的预配置信息,建立YANG树形式的信息模型。
所述的本地配置文件分别为CE的TML层配置文件、CE的PL层配置文件、FE的TML层配置文件和FE的PL层配置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0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