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空间中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1193.1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启龙;郭晓丽;潘海为;印桂生;冯晓宁;蔡少滨;董宇欣;张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道路 网络 空间 移动 对象 位置 隐私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空间中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的方法,其特征是:
(1)用户发送位置查询请求信息到匿名服务器;
(2)匿名服务器使用匿名算法完成匿名;
(3)匿名服务器将完成匿名后的查询发送给基于位置的服务器;
(4)基于位置的服务器根据匿名后的请求进行查询处理;
(5)匿名服务器从查询处理结果集中选出真实位置返回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空间中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用户发送的位置查询请求信息为:用户查询请求QR为t时刻用户发送的请求q=(location,query,t),其中,location=(longitude,latitude)表示用户的位置信息,longitude表示用户位置的经度,latitude表示用户位置的纬度,query表示查询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空间中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匿名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1)如果用户第一次进行查询,根据以往历史用户的分布情况和用户自身的隐私需求PR来生成假位置;
(2)如果用户不是第一次发出的查询请求且假位置到目的地的距离大于真实用户到目的地的距离,那么将原来假位置的目的地址destination[i]替换原来的假位置,作为当前的假位置pos[i];
(3)如果用户不是第一次发出的查询请求且假位置到目的地的距离不大于真实用户到目的地的距离,那么真假用户将会根据原来假位置和自身速度计算此刻的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空间中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匿名服务器将完成匿名后的查询发送给基于位置的服务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如果是第一次查询,在假位置数组中随机选择一个数组pos[temp]与真实位置pos[0]内容交换,并记录下真实位置的数组号temp;
(2)如果不是用户第一次发出的查询请求,真假用户根据各自此刻的位置pos[i]送给基于位置的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空间中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于位置的服务器根据匿名后的请求进行查询处理:基于位置的服务器把匿名服务器发送过来的请求进行处理,并将查询结果的集合返回给匿名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网络空间中移动对象位置隐私保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匿名服务器从查询处理结果集中选出真实位置的方法:从位置服务器返回的结果是一个集合,在真实位置的组号temp,在所有返回结果的集合中找到真实位置组pos[temp],返回其中内容,得到真实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11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