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灵敏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及真空制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1342.4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男;许恭铭;张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C35/10 | 分类号: | F16C35/10;F16H57/021;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敏 真空 动力 引入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灵敏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及真空制程设备,该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可在真空作业环境下,将动力构件的摩擦力减弱,以达到以小动力即可完成真空机械动力引入,可快速准确反应出以微小动力输出的反应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导体、光电、平面显示器以及表面镀膜处理等相关产业中,经常会看到真空系统的使用。由于特殊需求,真空系统需要与外界隔绝而呈高度真空的环境,确保制程于真空中进行。因此,要操作真空系统内的各种组件,必须使用真空动力引入装置来达成。
图5所示为现有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其包括有一壳体1,设置于一真空系统中;该壳体1内设置有一传动轴3,用来传递动力;为保持真空度,该壳体1与传动轴3之间设置有传动轴密封件5,该传动轴密封件5可为O型环或磁性流体,用来保持该壳体1与传动轴3之间的气密性,以及维持该传动轴3良好的转动。
然而,现有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存有明显的缺点,有待加以改进。我们知道,对于动力传输的机构而言,摩擦力是影响效能的首要原因,而对于该现有真空动力引入装置而言,摩擦力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该传动轴密封件5,当传动轴3旋转时,即会与传动轴密封件5发生摩擦,产生能量的损耗。尤其在该现有真空引入装置上,为确保环境的真空,必须强化该传动轴密封件5的密合性,例如增加O型环的尺寸或更多的磁性流体,更使摩擦力大幅度增加。
因此,目前相关的真空引入技术,所使用的结构基本上皆为大动力引入,无法达成以小动力完成真空机械动力引入的功能,影响制造真空设备时程以及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其通过外轴的设置,减少传动轴与壳体之间摩擦力,以达成用小动力即可完成真空机械动力引入的功能。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其减少动力传输时的损耗,且结构简单,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真空动力引入装置,通过该结构,可缩短制造真空设备时程,提高真空设备的自制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灵敏真空动力引入装置,包括有一壳体,在该壳体内设置有外轴,该外轴可相对该壳体进行旋转,另在该外轴内设置有传动轴,该传动轴可相对于外轴进行旋转,用来传输动力。所述壳体与外轴之间设置有外轴密封件,用于分隔动力引入方向的高压侧及动力输出方向的低压侧(用于维持所述壳体与外轴之间的真空度);所述外轴与传动轴之间则设置有传动轴密封件,用于分隔动力引入方向的高压侧及动力输出方向的低压侧(用于维持所述外轴与传动轴之间的真空度)。
所述外轴密封件和传动轴密封件为O型环或磁性流体。
所述外轴密封件在所述壳体与外轴之间设置1个以上;所述传动轴密封件在所述外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1个以上。
所述壳体与外轴之间优选为设置2个外轴密封件,其分别邻近于一高压侧及一低压侧。
所述壳体与外轴之间优选为设置2个传动轴密封件,其分别邻近于一高压侧及一低压侧。
通过上述设置,该传动轴可在真空环境下,减少构件之间的摩擦力,达到以小动力即可完成真空机械动力引入之目的。
包含有上述真空动力引入装置的真空制程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真空腔体,该腔体包括一开口;以及一真空动力引入装置,该真空动力引入装置紧密地设置于所述开口,且壳体固定于真空腔体上。
所述真空制程设备可以为一真空镀膜设备。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壳体与传动轴之间增设有外轴,增设外轴可大幅降低机构之间的摩擦力,使该传动轴可快速准确反应出微小动力而产生输出,相较传统机构的大动力输入,本发明可降低成本、减少工作时间,提高真空设备制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比较图;其中:①为现有真空动力引入装置的旋转动力结构;②为本发明真空动力引入装置的旋转动力结构;③为由现有真空动力引入装置旋转动力结构转换的等效的线性机构;④为由本发明真空动力引入装置旋转动力结构转换的等效的线性机构;
图4为本发明应用在真空制程设备上的实施例图;
图5为现有装置的平面剖面图。
其中:1-壳体;2-外轴;3-传动轴;4-外轴密封件;5-传动轴密封件;6-真空镀膜设备;61-真空腔体;62-开口;63-加工装置;71-高压侧;72-低压侧;8-动力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1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磨联组V型带
- 下一篇:用于控制多个输液泵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