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的对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1499.7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进;周大铮;靳京民;李超位;钞红晓;马茂冬;邵小军;郭旻;刘朋科;张倩;许镇寰;焦明刚;曹馨;张鹏飞;洪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7120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反射 激光 测速 装置 对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炮射弹初速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的对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炮及弹药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炮弹的初速是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从而,初速测量设备也是火炮及弹药设计和生产部门的必装设备。目前,常规使用的初速测量设备存在很多种类,其中,基于区截测量原理的有:通断网靶、线圈靶、天幕靶、框架式激光靶等等。这一类初速测量设备的测量原理为:在已知靶距的前提下,测取炮弹的过靶时间,计算靶距中点位置的平均速度。
现有的基于区截测量原理的初速测量设备由于种种原因,基本都存在现场靶距长度误差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而精确测量靶距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量前靶面要与弹道线的垂直对准。
有鉴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实现测量前靶面与弹道线的垂直对准,以使得精确测量靶距,进而精确测量射弹初速,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对准装置,与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配套使用,其用于建立起一个可见光参考平面,实现测量光幕与弹道线间的调校和垂直对准,且要求具有小型轻便、空间定位准确度高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的对准装置,所述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包括:各自包含有扇形激光发生器的第一激光幕系统及第二激光幕系统,所述第一激光幕系统及第二激光幕系统在火炮炮口前方沿弹丸的发射方向相隔预设定的距离依次设置,所述两个扇形激光发生器所发出的扇形激光幕在火炮炮口前方相隔预设定的距离并覆盖火炮弹丸的出射路径,所述第一激光幕系统及第二激光幕系统均各自设有用于调整扇形激光幕发射方向的机械转台支撑结构;
所述用于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的对准装置包括:炮管轴向激光指示器、激光幕平面方位指示器及指示器调节机构;所述激光幕平面方位指示器及指示器调节机构对应所述两个激光幕系统各自设有一套;
所述炮管轴向激光指示器为一含有激光束收发器的导向棒,其设置于炮管中,根据重力自对中的作用,该导向棒的轴线与炮管轴线相平行;
所述激光幕平面方位指示器包括:平面反射镜、指示用扇形激光发生器;所述平面反射镜的镜面与指示用扇形激光发生器所发出的激光幕平面设置为相互平行;通过所述指示器调节机构,所述平面反射镜的镜面设置为与所述导向棒的轴线相互垂直;
通过所述机械转台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激光幕系统及第二激光幕系统所发出的激光幕平面设置为分别与其所对应的指示用扇形激光幕发生器所发出的激光幕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其中,所述激光幕平面方位指示器还包括激光测距器,其设置于所述指示用扇形激光发生器上,用于测量所述两个指示用扇形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幕平面之间的距离。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用于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的对准装置,所述用于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的对准装置包括:炮管轴向激光指示器、激光幕平面方位指示器及指示器调节机构;所述激光幕平面方位指示器及指示器调节机构对应所述两个激光幕系统各自设有一套;其在现场建立起一对精确且垂直于弹道射线的参考平面标志,为反射式激光幕测速装置的光幕对准调校提供参考。以此为参考测量的靶距更为精准,使光幕垂直对准误差和靶距测量误差控制在已知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向棒;2:炮管;3:激光器;4:激光束;
5:平面反射镜;6:指示用扇形激光发生器;
7:垂直投影线;8:二维旋转微调装置;9:三角架;
10:参考平面;11:水平投影线;12:扇形激光发生器;
13:机械转台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1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