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增大摩擦功能的验电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1951.X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常;聂海涛;黄永富;刘承范;张仁友;张仁明;胡国波;曾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增大 摩擦 功能 电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验电笔,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增大摩擦功能的验电笔,属于电路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做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其吸引力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电是个一般术语,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像闪电、静电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电磁场、电磁感应等等。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验电笔是电工常用的一种辅助安全用具。用于检查500V以下导体或各种用电设备的外壳是否带电。在日常检测中,由于需要用手持拿验电笔,检测人员有的时候需要在高处线路进行检测,长时间工作时,手心有汗液或者其他什么,容易导致验电笔的滑落,造成工作的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验电笔在使用时容易滑落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大摩擦功能的验电笔,该验电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计凹槽,使用人员能够方便而且稳固地持拿住该验电笔,减少了滑落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够增大摩擦功能的验电笔,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其中一个开口端设置有按钮,按钮一端设置在该开口端内部,且按钮能够在该开口端中移动,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呈螺旋线布满绝缘筒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筒远离按钮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内部设置有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远离绝缘筒的一端设置有金属头,金属头与支撑管连接,且金属头与电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筒内部设置有氖管,氖管和按钮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氖管和按钮接触,氖管与电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与绝缘筒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夹柄,且夹柄与绝缘筒中靠近按钮的一端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验电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计凹槽,使用人员能够方便而且稳固地持拿住该验电笔,减少了滑落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按钮;2—弹簧;3—夹柄;4—凹槽;5—观察口;6—绝缘筒;7—氖管;8—电阻;9—支撑管;10—金属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增大摩擦功能的验电笔,包括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绝缘筒6,所述绝缘筒6的其中一个开口端设置有按钮1,按钮1一端设置在该开口端内部,且按钮1能够在该开口端中移动,所述绝缘筒6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4,且凹槽4呈螺旋线布满绝缘筒6的外壁。由于凹槽4是一圈圈的,使得绝缘筒6的面积增大了,利用绝缘筒6上的凹槽4,增大了摩擦力,方便操作人员的手掌和手指的握紧。
所述绝缘筒6远离按钮1的一端连接有支撑管9,支撑管9内部设置有电阻8。支撑管9是连接绝缘筒6与金属头10的部件,同时方便将电阻8放置在其中,保护电阻8。
所述支撑管9远离绝缘筒6的一端设置有金属头10,金属头10与支撑管9连接,且金属头10与电阻8连接。金属头10是直接与插座接触的位置。
所述绝缘筒6内部设置有氖管7,氖管7和按钮1之间设置有弹簧2,且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氖管7和按钮1接触,氖管7与电阻8连接。弹簧2是方便按钮的回弹,在弹簧2的作用下,按钮1能够回位到初始位置,按下按钮1,通过弹簧2将氖管7推下与电阻8接触紧密,电阻8与金属头10接触,利用人体形成回路,如果是火线,则氖管7发光。
所述绝缘筒6的外壁上设置有观察口5,观察口5与绝缘筒6的内部连通。观察口5是用于观察氖管的发光情况,便于操作人员的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1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故障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能表一体化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