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管高效封堵卸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2527.7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招权;李慧;高超利;折建东;杨智;宗彦玲;谢春阳;刘忠杰;宗巧玲;魏雪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招权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7600 陕西省延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管 高效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管高效封堵卸压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各大油田目前均采用机械方式进行作业,在连续作业一定时期后,油井往往需要提出管柱进行维护,依照目前的修井作业方式,作业中易出现以下问题:一、采油管串下部因未安装泄油装置造成油管内充满了液体,导致油管出井后每卸下一支油管时原油四处飞溅;二、即使是安装泄油装置,却因抽油杆断杆或脱扣而使泄油器失去作用未能打开;三、在油管上提过程中,由于井底压力较高,油管内液体时常会向上喷出井口。
井内液体大量流出,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引起火灾及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的事故,影响作业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修井施工过程中油管喷油时进行快速封堵与卸压的油管高效封堵卸压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油管高效封堵卸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封堵卸压装置设置有套筒状的本体,本体上部通过活接头帽与旋转接头相连接,旋转接头上部通过鹅颈接箍与鹅颈管相连接;
本体上部内腔中设置有球阀。
所述的本体下部外周设置有与油管接箍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的本体下部外周设置有导向套,导向套与本体外壁存在间隙,导向套的内径与油管接箍的外周相适应;
导向套与本体外壁的接触部分至少设置有一个内嵌在导向套中的导向套上密封圈,导向套与油管接箍外周的接触部分至少设置有一个内嵌在导向套中的导向套下密封圈。
所述的活接头帽内壁至少嵌设有一个O型圈。
所述的本体外部设置有用于旋转本体的手把。
所述的导向套外壁设置有导向套把手。
所述的本体的外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导向套和本体的相对移动的锁母和限位螺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可使油管内原油不再喷漏至井口四周,与防喷安全井口配合安装使用,可使油管内不带压液体完全回流至井内,改善了修井作业方式,避免了资源浪费于环境污染,彻底消除了火灾或人员伤亡事故以及设备损毁的威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鹅颈管,2-鹅颈接箍,3-旋转接头,4-活接头帽,5-O型圈,6-球阀,7-手把,8-锁母,9-本体,10-导向套上密封圈,11-导向套,12-导向套把手,13-限位螺母,14-导向套下密封圈,15-油管接箍,16-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管高效封堵卸压装置,设置有套筒状的本体9,本体9外部设置有用于旋转本体9的手把7,本体9上部通过活接头帽4与旋转接头3相连接,活接头帽4内壁至少嵌设有一个O型圈5。旋转接头3上部通过鹅颈接箍2与鹅颈管1相连接。本体9上部内腔设置有球阀6。本体9下部外周设置有与油管接箍15相配合的外螺纹。本体9下部外周设置有导向套11,导向套11与本体9外壁存在间隙,导向套11的内径与油管接箍15的外周相适应。导向套11与本体9外壁的接触部分至少设置有一个内嵌在导向套11中的导向套上密封圈10,导向套11与油管接箍15外周的接触部分至少设置有一个内嵌在导向套11中的导向套下密封圈14。导向套(11)外壁设置有用于提放的导向套把手12。本体9外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导向套11和本体9的相对移动的锁母8和限位螺母13。
当遇到采油管柱下端泄油器未被打开即实行修井上提管柱时,抽油泵上部油管内液体处于充满状态,由于油管内液体中含有大量气体,使得在卸开油管柱时大量原油油管上端喷射至井口周围。此时,井口作业人员可快速将油管高效封堵卸压装置整体压套在油管接箍15上端,将导向套11压套于油管接箍15之上,同时快速旋转手把7使本体9下端油管螺纹与油管接箍15紧密连接。随之,关闭球阀6以实现完全封堵。当上述工作完成后,将鹅颈管1连接到地面放喷管线路径,打开球阀6,,将油管16内带有压力的液、气体流至预设位置。当放喷结束后,证明油管16内压力已降低至不复存在,此时反向旋转手把7使整体装置与油管接箍15分离,在平静状态下进行上提油管作业施工。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招权,未经刘招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2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