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3235.5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荣;孙飞;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C22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铅铜基 合金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组成:占合金管总重量71-73%的铜,占合金管总重量0.5-1.5%的铋,占合金管总重量2-3%的铝,占合金管总重量0.5-1.0%的锡,占合金管总重量0.5-1.0%的磷,余量为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组成:占合金管总重量71%的铜,占合金管总重量1.5%的铋,占合金管总重量2%的铝,占合金管总重量1.0%的锡,占合金管总重量0.5%的磷,余量为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组成:占合金管总重量73%的铜,占合金管总重量0.5%的铋,占合金管总重量3%的铝,占合金管总重量0.5%的锡,占合金管总重量1.0%的磷,余量为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份组成:占合金管总重量72%的铜,占合金管总重量0.8%的铋,占合金管总重量2.7%的铝,占合金管总重量0.6%的锡,占合金管总重量0.7%的磷,余量为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为电解铜。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将铜、铋、铝、锡、磷和锌置于工频电炉内,加热至1200-1250℃,待完全熔化后保温至1150℃;
2)用石墨棒将完全熔化的合金液体充分搅拌后,在其上面覆盖高纯度鳞片状石墨粉以防止其氧化,厚度为10-15cm,并进行保温;
3)保温1-1.5小时后,用光谱仪对从炉内取出的样品进行成分检验,确定其合金成分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重新升温至1300℃,开启工频电炉的振动装置,并采用水平连铸方法铸造成外径为140mm,内径为80mm,长度为500mm的毛坯合金管;
5)用光锭机对毛坯合金管进行表面加工,加工为外径为135mm,内径为85mm,长度为500mm的合金管;
6)退火,用箱式退火炉对合金管进行退火处理,且退火温度为100-150℃,退火时间为1-1.5小时;
7)挤压,采用双动挤压机挤压,且合金锭的加热温度为200-250℃,挤压温度为300℃,挤压速度为2mm/s,挤压后合金管外径为100mm,内径90mm;
8)车削与切割,将挤压后的合金管用车床进行表面车削处理,使其外径为95mm,用高精度切割机将合金管切割为长度为500mm的成品;
9)两端去毛刺后包装入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成分检验次数为三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无铅铜基合金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光谱仪为斯派克直读光谱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2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